观点:尊重父母,也不要完全“放手”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专家都明确表示,现在说的“父母包办”与过去的“包办婚姻”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爱情和婚姻不能完全划等号,婚姻需要更多理性和宽容。”
部分学者对“新包办婚姻”表示支持。有学者认为,虽然有少数父母将子女的婚姻作为筹码,来换取自身或家族的利益,但更为普遍的情况是,父母对子女具有最强烈无私的爱与关怀,为谋求子女的幸福而奉献与牺牲。因此,在婚姻安排中,父母与子女的利益与目标完全是一致的。
而自由恋爱中的男女往往受情绪左右,容易被冲昏头脑。而父母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更可能做出清晰、冷静、正确的选择。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则表示:结婚所涉及的诸多事宜到底应该由小两口还是各自的父母操办,并不重要。“一方面,现在的父母大多数都很开明,不会强加给年轻人一些不合适的东西;另一方面,结婚是两家人的事,具体事宜肯定是两家人在一起商讨中解决的。其实,无论谁来操办,温馨、甜蜜的婚姻氛围才是最关键的。”
上海市妇联巾帼园心理咨询工作室魏迎娣认为:父母操办婚姻是不是另一种“包办”,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区别对待。 “一种情况是,有的‘85后’、‘90后’从小到大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的,以致于产生了惯性,对父母也有依赖感。对于结婚如此大事,孩子完全没有任何头绪,会继续让父母包办,而这些父母也乐衷于此;另一种情况则不属于包办,比如父母意愿和年轻人不同时,年轻人听从父母的意见,这是一种妥协,不能认为是对父母的过分依赖。筹办一场婚礼有很多繁文缛节,年轻人可能并不甚明了,听从老一辈人的安排也属于正常。”
对于在婚姻大事上父母和年轻人意愿上出现的分歧,她建议年轻人在尊重父母意愿的基础上,也不要完全“放手”,而应该共同协商分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承担一些事情。一方面,这其实已经是婚姻磨合的开始,通过操办婚礼可以增加对对方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婚姻生活留下美好珍贵的回忆。 (据《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