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车祸时安全带真的能保命!
 

  鄂尔多斯每月查处近4OOO起不系安全带违法行为

  12月1日,鄂尔多斯市交管支队副支队长任杰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鄂尔多斯市每月平均查处开车不系安全带的违法行为近4000起。

  “对不起,您没系安全带。”12月1日,东胜区杭锦路与乌审街交叉路口,交警王三挨拦下了一辆小轿车。“我刚从商场出来,家就在这附近,两步路,我就没系。”驾驶员姚小姐解释道。

  记者在该路口采访时发现,半个小时内,由南向北的机动车道通过的200多辆车中,司机没有系安全带的有13辆车。“这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司机还是遵守交通法规的。”王三挨告诉记者。但是在经过的91辆车副驾驶的乘车人中,只有5人系了安全带,副驾驶不系安全带的比例超过了90%。

  从去年开始,鄂尔多斯市各旗区先后给多个路段安装了道路交通监控设备,目前已正式启用。这批“电子警察”拍摄的清晰度很高,无论白天还是深夜,都可清楚地捕捉车内人员不系安全带、驾车拨打电话等行为。

  “部分轿车现在具备安全带未系提示功能,如果没系安全带,便会发出尖锐刺耳的提示音,一些司机不系安全带,又嫌声音刺耳,便花钱购买安全带插扣消音。”任杰介绍:“强制使用安全带是为了保障开车、乘车人的人身安全,关键是为了防止二次碰撞。安全带可以说是危急时刻的‘救命带’,但部分司机及乘车人对这此认识不足,一旦发生事故,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记者 赵弘 通讯员 李志强)

  长途客车多数乘客不系安全带

  近日,笔者兵分几路采访了多辆长途车上的200余名乘客,发现上车后主动系安全带的总共也就10多个乘客,而这几位也都是在工作人员提醒后,才将安全带系上。

  在一辆由济南开往齐河核载37人的客车上,记者从第一个乘客上车之后开始观察,直到整辆车满员,竟然没有一个人主动系安全带。有的乘客将安全带坐到了屁股底下,有人干脆将安全带塞到一旁玩起了手机。“安全带,平时我都不用啊,没这个习惯。”一位乘客说。等到乘客坐好后,随车工作人员开始提醒大家系好安全带。此时,还有人无动于衷,或不太情愿,更有人连安全带如何使用都不会。陈先生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往返于济南和齐河。一个月要坐好几次长途车的他却连安全带如何使用都不会,“平时有检查,也是应付过去。”当笔者询问陈先生如何使用安全带时,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个,这个咋弄啊?”当笔者教他使用后,他自己又操作了一遍,“会了,会了,以后我也系上。”

  “在高速公路上对7座以上的车辆都要进行检查。”一位高速交警介绍检查时很少有乘客系安全带。很多乘客之所以不愿意系安全带,主要还是没有形成习惯。

  如今,车站在乘系安全带方面的管理上更加严格,特别是在执行环节加强了监管。停在场站的长途车,一旦有乘客上车,车上工作人员都会提醒要系好安全带。一家长途汽车总站的工作人员介绍,“首先一道关口就是安全签到。工作人员提示系安全带并检查车上安全带设施,如果没有做好,车辆承运人将接受停班处理的处罚,并进行整改。第二道关口是检票口,工作人员会对系安全带进行宣传,然后在单子上盖章,这辆车才能走。第三道关口就是在客车出站验票的时候,有稽查人员上车进行检查,如果乘客不系安全带,车辆将无法出站。再就是随机抽查,即巡检人员在场站内上车抽查,检查旅客是否系好安全带。”(梁赓 王晓迪 王晓峰)

  【相关链接】

  安全带能提高6O%事故生还率

  在我国,驾驶和乘坐机动车都必须系安全带。这一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做法于1993年7月1日开始执行,几经修改后,已由交通规则升级为法律。

  今年“十一”黄金周8天长假,全国有794人因车祸遇难。前不久网络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一辆从上海开往浙江的大巴车在车祸发生时有22名乘客没有系安全带,导致1死21伤。多数司乘人员安全带观念淡薄,使得在车祸时没有得到这根“救命带”的保护。

  研究表明:在一次可能导致死亡的车祸中,系好安全带能使车内人员生还的几率提高60%;在发生正面撞车时,如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80%。

  假如在高速公路上,若汽车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行驶,因意外情况突然停止,在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人会以每秒28米的速度飞出,遇障碍后足以致命。若飞出车外,撞击固定物或被行驶的车辆刮擦,生还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其实,当汽车发生碰撞或遇到意外紧急制动时,将产生巨大的惯性作用力,使车内人员与方向盘、挡风玻璃、座椅靠背等物体发生二次碰撞,极易造成对乘员的伤害,甚至将乘员抛出车外。安全带能将车内人员束缚在座位上,防止了二次碰撞。

  交警指出,不要说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即使在城市道路低速行驶时驾驶人也应该系安全带。另外,孕妇假如在车上也应该系上安全带。有调查显示,不系安全带的孕妇在经历交通事故时的受伤几率比系安全带的孕妇高1.6倍,死亡率高出2.8倍。 (胡芳)

  【观点】

  不能让侥幸心理害人害己

  增强安全意识,对于很多车主而言实在是老生常谈。系上安全带,这个简单的动作大家都知道是为了什么,可真正付诸行动似乎很难。观察一下满大街的司乘人员,系安全带者少得可怜。

  安全带是事故不幸发生时的“救命带”,对此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可为什么很多人都忽视这个几秒钟就能完成的小细节?有的人的确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这说明我们的普法工作还存在某些缺漏。而更多的人却是知而不为,说到底是思想麻痹及侥幸心理在作怪,认为不会出事。

  强制系安全带是为了司乘人员的安全,但就是有不少人不识这好心,每次遇到交警检查才勉强系上。这和学生装模作样学习给老师看似乎是一个道理。问题是,孩子小,不懂学习是给自己学,可开车的都是老大的人了,怎么就还认为安全带是系给交警看的呢。让人费解。

  车祸不长眼,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人身上都是有可能的!那些用生命代价换来的教训不可不记。我想,即使是再吊儿郎当的人,也明白生命意味着什么,关键是他没有认识到这件事与生命息息相关。这种认识的提高,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长期宣传与执法管理。

  看来,让系安全带成为习惯,任重而道远。(胡芳)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四子王旗突降暴雪 ...
计生宣传走近流动...
内蒙古中西部出现...
辅导员“各显神通”
惜别警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守护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迎风雪降温天气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