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人员到大棚里了解灾情
文·摄影/本报记者汤军
【核心提示】11月份,一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暴风雪席卷了赤峰市翁牛特旗,几十厘米厚的大雪,无情地压塌了大量蔬菜大棚,里面长势喜人的西红柿等蔬菜,一夜之间冻成了冰坨。大部分的大棚种植户,没有经历过这样惨痛的局面,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和自救。大雪过后,就在大家手足无措时,6支由翁牛特旗农牧业局领导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灾后修复重建工作组,深入到桥头镇、解放营子乡、白音套海苏木等6个设施农业建设较为集中的地区,了解灾情,手把手教农民如何抗灾自救。
11月30日,记者和翁牛特旗农牧业局经济作物站的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到仍然被厚厚大雪覆盖的桥头镇太平庄村,了解那里的农民是如何面对雪灾,积极开展抗灾自救的。

雪中艰难前行
【雪路难行】技术员徒步5公里进村
11月30日,沿着205省道从翁牛特旗政府所在地乌丹镇前往桥头镇,虽然只有40多公里的路程,平时车辆正常通行在这段路上也只需要半个钟头,而大雪过后的这条路,记者一行人走了将近3个小时。路面上的积雪,虽然已经用推土机多次推过,可还是有十几厘米的积雪冻在上面。据开车的司机讲,这是因为11月初的时候下过一场大雪,由于当时气温比较高,路面上的雪很多已经开始融化,可是没过两天,又一场更大的大雪来临,和路面上的融雪冻在一起,再也没有化开,冰和雪交织在一起,是无法用铲车清除掉的,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只能小心再小心,如果车轮打滑,没有救援车辆往外拽,是出不去的。
车辆行驶在距离桥头镇太平庄村只有5公里的时候,大家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记者和翁牛特旗农牧业局工作人员乘坐的越野车陷入了积雪里,无论司机如何努力,车辆都是寸步难行,就连车轮上加装的防滑链都被卷了出来,不能继续使用。看到这种情况,同行的翁牛特旗农牧业局经济作物站站长韩丽萍给太平庄村村主任李士秀拨打电话,请求用铲车救援。由于村里的铲车正在别处执行铲雪疏通道路的任务,我们的车辆只能原地等待救援。
情急之下,韩丽萍站长建议大家徒步前往太平庄村,她指着远处依稀可见的村子说:“前面不远就是,走走就到了……”
虽然看似不远,可是在厚厚的大雪中前行,确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儿。尽管这样,大家还是没有一句怨言地徒步5公里进村了。
终于走进太平庄村,看着大家的鞋,记者忍不住笑了,还是农牧业局的工作人员有经验,下乡工作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脚上穿的都是高腰水靴,在雪地里潇洒自如,而记者脚上的登山鞋早就灌进了雪,在零下近20度的环境里,更感觉到冰冻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