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城事   
200名戒毒学员千里大转运
内蒙古新闻网  13-03-14 16:0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晨报 
 

  2月26日凌晨4点30分,170名民警在位于呼市南郊的湿地公园集结,4点38分两组车队分别驶往内蒙古呼市劳教(戒毒)管理所和呼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将预备转往内蒙古图牧吉劳教(戒毒)管教所的全部带上了转运车辆,正式开始了1500余公里的千里大转运。

  经过2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2月27日凌晨2点顺利到达位于兴安盟的图牧吉农场,圆满完成了呼市公安局首次千里转运任务。

  昨日,呼市公安局披露了千里大转运的细节。

  戒毒场所人数超员

  呼市公安局各级禁毒部门在“扫毒害、保平安”专项行动初始,便收戒了230名戒毒学员,人员的迅速增加造成戒毒场所人数超员。为力争做到“全员收戒”,呼市副市长赵云辉决定将部分学员转运到位于兴安盟的内蒙古图牧吉劳教(戒毒)农场,以此减轻呼市地区戒毒场所的压力。

  由于呼市公安局是首次执行异地转运戒毒学员任务,且路途遥远、转送人员身份特殊、人数多,气温寒冷多变,转运任务异常艰巨。在运输工具、运送路线、后勤保障等细节上,警方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工作,先后8次制定、修改了转运强制戒毒人员的实施方案并迅速成立总指挥部,经多方研究,呼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向呼市客运公司租用了6辆大巴车用作运输车辆。

  多警种负责转运安全

  2月26日凌晨4点,开道车、押运车、武警警戒车、行动指挥车、通讯保障车、后勤保障车等车辆由呼市公安局赶往呼市南湖湿地公园,与其他各警种执行转运任务的民警集结。凌晨4点30分,参加转运任务的全体民警集结完毕。全体民警在执行任务中为了确保戒毒学员安全上车,对戒毒人员进行严格搜身,严禁将无关物品带入车内。

  凌晨4点38分,车队分两组由湿地公园分别驶往呼市劳教(戒毒)管理所和呼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其中3辆转运车前往呼市劳教(戒毒)管理所,100名戒毒人员经过民警的严格检查后全部上车,凌晨5点38分,转运车队驶出劳教所,前往集结地点。与此同时,前往呼市公安局戒毒所的3辆转运车辆也载着100名戒毒学员,驶往集结地点。

  6点08分,全部车辆在湿地公园集结。负责后勤工作的民警将当天执行转运任务民警、戒毒学员的早饭分别发放到各个车上。6点12分,15辆车组成的转运车队由湿地公园沿大南街驶向呼市坝口子高速公路收费站至乌兰浩特的绿色大通道上。6点23分,转运车队通过了大通道的第一个收费站,开始了千里大转运。

  备矿泉水瓶“方便”

  8点15分,转运车队行驶至集宁北,戒毒学员第一次放茅(上厕所)。由于是高速公路,道路两旁的防护栏较高,戒毒人员无法下到路基下方便,车辆与防护栏之间的距离很近,不能一次容纳多人,于是,总指挥指挥武警及各车辆执勤民警,在武警将各车辆的警戒工作做好后,由各车辆执勤民警将车上的戒毒人员按5人一组带到车旁放茅。8点35分,全体戒毒人员放茅完毕,8点37分,在清点人数后,车队再次出发。

  中午12点,途经桑根达莱,戒毒人员第二次放茅。这个地段的地势比较平坦,已驶过高速公路,路两旁没有了防护栏的阻挡。车队在路边停靠后,总指挥舒华命令押后的车辆将路封死,防止有车辆通过发生意外,以确保戒毒学员的安全,这时,负责后勤保障的民警迅速将中餐分发到各车辆。下午4点23分,途经大板,戒毒学员第三次放茅。由于天色已渐渐黑了下来,这次放茅也是此次转运途中的最后一次放茅。

  记者了解到,早在2月25日下午,呼市公安局反恐支队对租用的6辆大巴车进行安检时,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民警在封车前将执行转运任务民警及戒毒学员名单贴在每辆车的座位后背,每个座位上摆放一瓶矿泉水。考虑到转运途中天黑后不再放茅(上厕所),民警专门准备了大瓶的矿泉水(瓶),以备内急的戒毒学员“方便”时使用。

  吸毒学员打人引混乱

  途中,一名吸毒学员由于大脑中枢神经紊乱,在车上动手打人,引起一阵混乱,车上负责人果断地对这名吸毒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分离并严加看管。民警和一起执行转运任务的呼市劳教(戒毒)管理所的孔繁强、韩继平两位同志,在途中不断地为其做疏导工作,安抚了他的情绪。

  2月27日凌晨2点,转运车队安全到达图牧吉劳教农场。20分钟后,200名转运戒毒学员全部交接完毕。(记者 齐晓英 通讯员 肖军 魏宝平)

[责任编辑 赵静]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