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产经】
“三个更加注重”
3月19日,自治区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千部大会。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提出,要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
产业发展新格局
十二届全国入大—次会议期间,我区代表团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指出当前和今后—个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是其中—项重点内容。
园区化
2013年1月15日至1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包头市调研时指出,园区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方向,各类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全区各地要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园区经济的经验做法,立足各地比较优势,科学制定规划,合理布局项目,严把入园门槛,优化软硬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充分发挥好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集聚生产要素、节约资源能源和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带动当地经济实现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产经前瞻】园区对县域经济有五大推动作用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崛起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束奇葩,催生出一种新型的“园区经济”。目前,全国各地以园区为载体,将调整产业结构、盘活资产存量、培育优势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
首先是园区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推动作用。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县域区位职能规划的重点是工业园区规划。搞好工业园区规划既有利于县域招商引资和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建设,同时又保证了生态环境建设。园区规划应包括县级工业园区和镇级工业小区两部分,前者重点是招商引资,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后者重点是促进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发挥园区经济对县域的带动与集聚效应。
其次是园区经济能促进县域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两种不良现象:一是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导致经济效益低下,环境污染严重;二是农村人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严重影响城镇规模和服务功能的发挥。这种布局不仅浪费土地资源,加剧环境污染,还造成规模不经济。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发展园区经济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县域招商引资,直接推动县域经济总量增长。工业园区是推动工业化和实现城镇化的结合点,是扩大改革开放的重要载体。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是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城镇化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三是通过园区经济能带动县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
由于过去县域企业小而散的布局不利于信息技术推广,致使新型工业化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因此,只有突出搞好县及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划,才能利用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的优势,积极引导县域中、小型企业加入到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
四是发展园区经济能促进县域“三农”问题解决。创新发展园区经济的思路是发挥小城镇和工业园区的载体作用,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到二、三产业。以园区经济带动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这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工农业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
五是园区经济能带动县域经济向国际化发展。园区不仅是吸引利用外资的主体和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而且还发挥着经济国际化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开发区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积累的资本和管理经验,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创造了条件。园区利用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国际资本,能促进县域技工贸、产学研相结合,并通过横向技术转让与技术改造,有效带动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产业布局的调整,提升周边城镇企业的整体素质,推动县域经济向国际化发展。(张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