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住院后付费”模式,正成为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民生话题,乌海市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医院实施这种模式。对于这项惠民的诊疗方式,医疗卫生界人士怎么看?
乌海市人民医院院长郭岩表示,“先住院后付费”这种模式对于患者,特别是家庭贫困的患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全面推行还不太现实。从2010年开始,乌海市人民医院就对急、危、重病人开通了绿色通道。这些病人入院后,可以不用交押金,先治疗,治疗费用由医院垫付,患者出院时再和医院结账。不过,这些患者出院后大部分没有给医院支付治疗费用,每年医院垫付的资金达到50至60万元。
“欠费的患者中有一部分确实没有支付能力,但因为打架、车祸导致费用纠纷而恶意欠费的也大有人在。患者信誉度的缺失以及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医院承担的风险太大。”郭岩如是说。
乌海市医保局副局长王健认为,除了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健全,医保制度的不完善也会阻碍“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的推行。他表示,虽然目前乌海市医保参保人数已经接近户籍人数,但仍有许多外来人口没有参加医保,治疗费用全部由医院垫付,不现实。
那么,如何才能减小“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实施的难度?郭岩认为,除建立患者诚信体系外,政府应该为医院垫付资金托底,这样才能减小医院的风险。同时,还必须健全医保支付制度。一方面,对于恶意欠费、逃费的参保人员可以用医保报销等措施制约,还可以利用医保基金或由政府出资建立保障金来应对患者逃费,为医院规避风险。“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无疑是一项好的惠民举措,但真要实施,相关配套措施要跟上。(记者于海东 通讯员强建国)
【民情论坛】 “先看病后付费”并不难
任何方便、快捷的医疗做法,都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克什克腾旗蒙医中医医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后,百姓就医实现了“零”门槛,绝大多数病人享受到了生命绿色通道。这样的医疗形式不仅仅是创新,更体现了医疗的公益本质。“先看病后付费”的医疗模式无疑有着革命性的意义。这种模式“摒弃”了先挂号,再看病;先交钱,后检查;先交钱,再拿药的传统就医流程,让患者无需在接受每项诊疗服务时,疲于奔命地缴这费缴那钱,大大简化了就诊流程,减少了排队次数,节省了诊疗时间。“没钱能住院,不用交押金”,也给相当一部分困难群众带来方便,也让医生不用再“看钱看病”,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和提升医德。可以说,在追求医疗回归公益的路途上,“先看病后付费”模式犹如一池活水,既可强化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公平性,又可成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条通道。
也许有人说,“先看病后付费”好是好,但存在风险,有些人病治好了,一拍屁股走了怎么办,谁来承担这笔昂贵的费用?笔者认为,任何改革都有风险,不能有风险就不动了,关键是用制度作保障,况且,恶意逃费的只是极个别人,相信绝大多数的患者不会为这么点钱去失信“丢人”。随着公众诚信度的逐步提升,失信成本的增加,而且新农合卡成为信用凭证,强化信息系统的管理手段,以及看病报销的多,花费的少,基本上没有拖欠费用的,当然也更没有逃费的了。
我们期待这样的医改之花开遍草原。在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几乎全覆盖的条件下,医院都可以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何况,克什克腾旗蒙医中医医院的成功推行,已经证明“并不难”,各地实在应该加快推行的步伐,让基本医疗服务回归到公益属性。(刘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