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画是这么做出来的?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皮画的制作技艺已经多元化,记者在采访中收集了目前最有特色的几种皮画技艺和大家共享。
起鼓
起鼓是为了让皮画拥有较强的立体感、层次感,而使画面一部分凸出来的工序。起鼓前,先用普通纸拓出硫酸纸小样上需要起鼓的部分,再剪出纸小样,然后拿油笔沿着纸小样在胶皮上画出印痕,用美工刀沿着画好的印痕裁下胶皮上的样式,再用美工刀削边,削成坡状就可以了。接下来在画的背面用铁笔分别沿着起鼓部位的边沿刻出印痕,再在刻好的地方刷胶。等晾干后,把胶皮样式粘在刷胶部位,用皮锤砸实且贴合严密。粘好后,翻过来再用手挤压结实,防止开胶。再把画翻过来,给它的背面全部刷上胶,晾干后,把刷胶的背板和皮画粘到一起,用皮锤再次砸实,目的使皮子的纤维在背后垫衬的胶皮挤压下撑开,随即画面中的物体就向外鼓出。如果起鼓的地方不太明显,还可以用顶棍沿着画面中物体的边儿砸下去,但不能用蛮劲,否则会损坏画面。这样一来,经过起鼓后的画面图案,就产生了特有的浮雕效果。
雕刻
为了追求画面的真实感觉和线条的清晰自然,何芳喜欢用雕刻的方法来创作皮画。创作前必须选择厚实的牛皮,这点很重要,薄的牛皮很容易被划透,作品就失败了。当皮画上的素描完成后,用陶瓷刻刀沿着需要雕刻的图案划开表皮,有的部分可能会划得较深,使牛皮的纤维外翻,以达到独特的美学效果。刻完后,再用铳子把想要表现凹进去的部分砸进去。在砸的时候要根据画面中物体的远近来确定下砸力度的大小,不同的部位还可以用不同的铳子来实现更完美的浮雕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突出画面内容的层次感。
敲压
敲压是制作皮画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但是何芳将这种方法加以提炼,发展成为一门完全靠敲压法制作皮画的艺术。敲压法使用打敲工具及印花工具,在图案纹样上敲打出基本轮廓及阴影,并依设计敲打背景纹样,制造出图案纹样的立体感。记者有幸现场观摩何老师用此法创作皮画,只见她先用敲斜边工具把外轮廓的双曲线敲出来,形成突出的带状外轮廓!然后再逐渐的用敲斜边工具把所有的线条雕刻好。雕刻过程中需要把压在下面的线条先敲,上面的线条后敲,然后用敲背景工具把除突出的图案外全部敲下去,形成立体感。如果需要一些很稀有的图案,何老师则使用车床自己制作工具。
烙烫
塞上老街蒙荣民族工艺品店店主徐荣借鉴毡画的创作手法,使用烙铁创作皮画,技法独树一帜。烙烫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还要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其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烙画时要遵循物体的结构,采用国画中的骨法用笔,时快时慢,时转时折,这样烙出来的线条就会刚劲挺拔,浑厚有力,浓淡相宜,妙趣横生。为了使所烙之物更加鲜明,经过一番勾勒后,往往还要用电烙铁的扁面进行烘染,以求获得更强的层次感。(记者 章奎 实习生 张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