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羊肉”事件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谈“肉”色变。5月14日,记者再次来到巴彦浩特三道桥中心市场,走访了五家曾经销售过羊肉卷的商铺。
近年来,市场对牛羊肉的需求持续走高,正规途径交易的牛羊肉价格较高,鸭肉、牛羊脂等易于加工仿冒牛羊肉的商品价格相对较低,于是有商家铤而走险,赚这昧心钱。而且此类肉产品的加工、经营场所规模小、较为分散,且多属无证无照的隐蔽经营模式,导致监管难度加大,遂出现“假羊肉”事件。
针对此问题,盟工商局提出五项应对措施,力求消除流通环节肉类市场安全隐患,使肉类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明确监管目标,提高行动效率。盟工商局要求各级工商机关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建立健全以肉类商品店、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经营场所为重点的肉制品经营者经济户口和监管档案,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进一步规范和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不合格肉制品退市等制度,为下一步行动奠定基础;二是细化目标责任,强化市场巡查。
全盟工商系统以当前已形成的网格化巡查为基础,以日常监管总体情况为依托,进一步细化肉类商品市场监管目标和责任,采取增加巡查频次、完善巡查内容、提高巡查效率等措施,加强对肉类商品特别对批发、零售经营户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肉类商品市场消费安全;三是加强肉品检测,重视肉品来源。继续做好以抽检促监管、保障肉类商品消费安全的工作,尤其要以抽检早(夜)市、粮油蔬菜店经营的肉类商品为重点,对于抽检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肉类商品和品名标示不一致的肉类商品,一律追踪溯源,从严查处;四是强化市场监管,严打非法经营。在全盟工商系统进一步明确要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品名不一致肉类商品和非正规来源肉类商品的行为,凡发现销售品名不一致肉类商品的要依法从严处罚,对无标签标识、来源不明、进货价格明显偏低的要进行重点调查,涉嫌犯罪的要立即移交公安机关;五是加强信息沟通,重视社会监督。盟工商局要求全盟各级工商机关及时反馈肉制品市场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取得成绩,切实做到信息共享、行动统一、成果显著,确保本次专项整治行动整体推进。同时,还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和举报人保护措施,利用多渠道、多途径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社会各方包括违法企业内部人员提供线索,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