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3年中高考 > 轻松备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考前易出现三种心理状态
内蒙古新闻网  13-06-07 11:07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科学面对是关键

  距离中考越来越近,不少考生会逐渐进入考前焦虑状态。有的担心这么短时间,再复习还能否奏效;有的忧虑一旦发挥失常该怎么面对;有的苦恼为何自己已非常努力,却没有收到成效。这些问题在即将走进考场的学生中很有代表性。临考前,考生出现这些焦虑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对。为此,记者采访了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学副校长安雪峰。他针对中考前学生容易出现的三种心理情绪给出了建议。

  自我抛弃型考生

  在考前,有很多学生自我感觉成绩“差”,考上重点无希望而自甘落后,不思进取。因此在学习的进度上与其他备考学生相去甚远。不仅让家长担忧,也让老师束手无策。

  安校长说:“这类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成绩不是很理想或者在某一学科上存在较大困难,他们很想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但明显感到仍然与其他同学存在差距。于是自甘落后,认为‘不管怎么样都是考不上。’实际上,按目前的中考模式,学生们只要在考试中拿足基础分,上普通高中并不是难事儿,甚至有可能意外地上重点高中。这就要求自甘落后的考生在最后的阶段不能浪费时间,在学习上要牢记老师教导的方法,掌握好基础知识。弄清哪些是必考、常考的内容,更要做到会做的题不丢分,不会的题多写步骤拿步骤分,在心理上要调整自己,激励自己。如果选择放弃,结果只能会更糟。”

  此外,安校长还建议,遇到这样的学生,家长最好制定出符合孩子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目标。让他们在现阶段的小考中有所突破,只要与以往相比有提高就可以,不要强求孩子,合理目标的制定可以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同时,家长还应引导孩子理解考试是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一个检测,不要过于自卑和紧张。

  过于自信型考生

  有些学生凭自己有点“实力”就自以为是,盲目乐观,自我满足,不思进取。其实这种思想危害极大。他们在课堂上、在自习课期间、在平日的小测试试卷上都表现出懒散无所谓的现象,甚至影响到自制力较差学生的学习情绪。

  安校长认为:这类学生通常是学习方面的佼佼者,在平日模拟考试中成绩较好。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一贯视自己为最优秀者,希望通过考试来展示自己非凡的实力。但实际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往往这类孩子都在最后的考试阶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常情绪,看着考卷想不出该应用的解题思路。所以建议这类学生要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以理智的态度面对考试。

  如果考生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这种不屑于学习的状态,一定要及时遏制。在现阶段,是争分夺秒的时刻,不能有任何的怠慢,让孩子认真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注意引导孩子认识到任何成功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中考考试成绩并不代表今后一贯的发展趋势。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加理智地对待考试,避免遭受过大的打击或者因为一次成功而放松努力。

  过度焦虑型考生

  对中考有过度焦虑的心理是大多数初三学生存在的思想与心理问题。中考毕竟是人生中第一次大的转折点,面对这一重要关头,不思饮食、睡不好、心理异常焦急、情绪容易激动的情况是出现几率最高的。

  安校长说:“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有很多想看书,又看不下去;想休息,又安不下心的学生,这就是过于焦虑导致的,其实这些都是基于压力。我建议学生在现阶段,首先要给自己建立一个切实的小目标。不断考虑,如何才能发挥出色,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的发挥水平。其余的就任由自己发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其次就是学会调整,这个调整可以用做运动去调整,也可以和同学们进行沟通。总之,把自己所有压抑的想法全部都说出来,可能会缓解一大半的焦虑情绪。”

  只有减轻了考前的各种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以良好的状态面对中考。如果说,一些学生的考前心理状态得不到调整,建议通过与班主任老师谈心或和家长谈心来缓解。不要一门心思自己苦恼,这样只会形成恶性循环。(记者许婷) 

[责任编辑 魏佩 ]

让爱常驻每一位孩...
献爱心
留守老人
同局通办
向日葵宝贝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为青春喝彩
外国留学生包粽子迎端午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