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聚焦“8337”发展思路系列报道21】旅游业结构调整:跨入旅游经济强区的重要推手
 

  着力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期的内蒙古顺应发展大势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在“8337”发展思路中,“三个着力”的第—个便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按照“8337”发展思路绘就的蓝图,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为了营造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良好舆论氛围,从7月3日起,在《产经前沿》“聚焦‘8337’发展思路系列报道”专栏中,陆续推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的解读性报道,内容涉及工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等9个方面内容,今天推出第九篇———

  从大草原、大沙漠、大湖泊等壮美秀丽风光,到红山文化、辽文化、蒙元文化等异彩纷呈的文化形态,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内蒙古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旅游业正在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至2012年,全区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830.96亿元,年均增长34.01%。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为我区旅

  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立足这一定位,关于内蒙古旅游业结构调整的三个热点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内蒙古旅游业结构怎么样?内蒙古旅游业结构调什么?内蒙古旅游业结构怎么调?

  【热点问题】内蒙古旅游业结构怎么样?

  作为服务业龙头产业,我区旅游业在2012年再一次实现了新跨越,全区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业总收入双双突破1000亿元,占到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5以上,对推动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立足于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体系日趋完善。我区旅游资源丰富,除了草原、森林、沙漠、湖泊湿地、地质景观、冰雪、温泉、民俗、古迹和边境口岸,境内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少数民族,至今还保持着传统的民俗文化。这些也正是我区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基础。近几年,我区不断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围绕4条精品线路,以成吉思汗文化、草原生态、蒙古族民俗、沙漠风光、温泉疗养等为主题,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此外,冬季旅游产品有了新突破,牙克石凤凰山滑雪场、海拉尔东山滑雪场等相继建成,使内蒙古的滑雪项目规模和档次有了极大提升。推进草原文化和区域特色旅游产品开发,重点打造旅游那达慕、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赛马节、冰雪节、胡杨摄影节、中俄蒙三国旅游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全区各盟市还纷纷推出自驾旅游线路和乡村特色游。

  旅游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体系日益完善。截至目前,全区有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2866个。有旅行社835家;旅游景区639个,其中A级景区263家;旅游餐饮单位1018个,其中星级饭店320家;旅游运输单位61个;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单位313个。

  目前,我区有包头、呼伦贝尔、鄂尔多斯等11个城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自治区旅游局局长赵广华说:“今年春节前,呼包集特快城际列车和京呼特快列车的开通,使列车运行时间分别从4.5个和8.5个小时缩短为3小时和6小时50分钟。按照项目建设计划安排,今年我区将建成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等铁路项目10个,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067公里;建成韩家营(蒙晋界)至集宁至呼和浩特等出入区通道高速公路项目7个,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75公里、一级公路通车里程834公里;建成农村牧区及国防边防公路里程8900公里,新增700个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建成阿拉善通勤机场、霍林郭勒支线机场等6个机场。这些都将极大地改善我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快捷的出行条件。”

  赵广华表示,尽管如此,与全国旅游业发达的省区相比,我区旅游业发展仍然处于落后地位。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旅游市场创新手段不多,旅游人才短缺,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区旅游业发展。只有不断优化旅游业结构,升级旅游产品,拉长产业链,培育大型旅游业集团,加快紧缺人才培养,才能使我区的旅游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赵静 ]

河套八月好风光
河套蜜瓜今年销路好
首届鄂尔多斯婚礼...
敖包村里的故事
传承好来宝 唱响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美如画
分享丰收果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