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打造低碳城市,创建更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首先,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提高现有煤电的清洁化生产水平。其次,优化能源结构,利用我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积极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再次,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财政补贴、税收、土地和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最后,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推广新能源的使用。
(二)发展紧凑城市空间布局和低碳建筑
首先,坚持用低碳理念指导城市规划编制和建筑设计。要有合理的建筑密度或土地使用强度,在城市模式上,推行紧凑型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在区域内强调多核心,紧凑发展,混合使用,全面发展集现代服务业、居住、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活区。其次,我区地处寒带,但光照充足,建材资源丰富,因此在城市建筑设计中,根据城市采光特点,进行房屋设计,以便自然采光;增加墙体厚度,以便保暖和隔热,降低单位家庭中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温消耗的能源;推广应用绿色节能建筑技术和通风、保温隔热材料;在建筑设计、施工上鼓励新建居住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最后,对非节能居住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党政机关办公楼,进行节能改造。
(三)低碳交通出行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私家车越来越多,由于交通堵塞,市区机动车行驶速度通常低于每小时20公里,这不仅造成汽油、柴油的大量消耗,而且能源的不充分燃烧释放出更多有害气体。因此,要加速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节能体系建设,在道路规划施工上采用先进理念、节能材料,调整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输业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同时积极鼓励节能环保型的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做好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城市交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开辟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专用或优先行驶通道,提高公交服务质量,使公共交通成为群众出行的主要方式,减少私家车的出行。
(四)低碳生活方式
现代化生活方式使人们更多地依赖于电气化、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所提供的便利,依赖于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动力技术系统。因此,改变居民生活方式对低碳城市建设有着更为明显和深远的影响。推行低碳化的生活方式,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鼓励居民拒绝一切一次性物品,尤其是一次性筷子、餐盒和塑料袋等,杜绝过度包装,倡导居民生活简单、简约,尽量减少“面子消费、奢侈消费”。推进住房实施节能装修,引导采用节能的家庭照明方式。
(五)低碳化垃圾处理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垃圾生成量呈增长趋势,因此,将垃圾列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第二资源”,向垃圾要资源、要能源、要效益,对于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推动日常生活垃圾细分类,在初始端将各种成分进行有效分离,从而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居民区内产生的剩菜剩饭,虽然属于不可回收范围,但可以作为饲料、肥料等用途。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垃圾集中起来,回收作为原料制成卫生级别要求不高的其他塑料制品。面对垃圾增加的挑战,要大力发展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全面应用高科技,变废为宝,向垃圾要效益。
(六)增加碳收集途径
碳收集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再用各种方法储存并深埋于地下的一种技术,包括捕集、运输和封存三个环节。2010年,神华集团采用中国第一个全流程捕获与封存二氧化碳的技术,通过捕集、运输及封存,把二氧化碳封存在咸水层。而捕获的二氧化碳,经过存放压缩,制成99.6%纯度,从而达到食品级的二氧化碳,出售给饮料公司和啤酒公司。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所以,最好的碳减排方法就是要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