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农们正在不亦乐乎地捞鱼。记者 王连英 摄
“今年的鱼长得真好,哈哈。”
9月下旬,正是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稻田放水季节,绰勒银珠水稻生产基地的稻田里热闹非凡,稻农们兴奋地穿梭在稻田里,把一条条从田里抓上来的鱼扔进塑料桶里。
“北方稻田里还能养鱼,真稀奇!”记者惊叹。
“这是绰勒银珠稻鱼共育示范基地。”绰勒银珠水稻专业合作社社长朴成奎说。
绰勒银珠水稻生产基地位于兴安盟绰勒水库下游第一灌溉区。灌溉区周边无工业污染,水质洁净,且富含微量元素,属天然矿泉水类型。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加上当地充足的阳光、显著的昼夜温差,肥沃的黑土地,使得这一地区种植绿色有机水稻占尽先天优势。
“前些年,乡亲们都采用传统的种地模式,常常是丰年有收入、欠年难保本。自从2010年成立了合作社,我们按照绿色水稻的标准进行种植,水稻的质量、产量、收入都提高了。”正在捕鱼的合作社社员李布和对种水稻的变化津津乐道。
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村民们纷纷加入合作社。如今,音德尔镇已经有4个嘎查村的100多个种植户加入合作社,种植绿色水稻面积达到1.14万亩,有机水稻1400亩。
最让朴成奎自豪的就是稻鱼共育。“合作社成立后,总想着如何创出自己的品牌。2010年我开始带头在自己的30亩稻田里尝试养鱼,如果稻田里能养活鱼,那就说明这块稻田肯定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朴成奎说。
朴成奎的试验田种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首次进行稻鱼共育,一点儿经验都没有,在鱼苗的运输、投放、挖鱼渠方面都出了问题,鱼的成活率很低。就在这时,朴成奎的试验田引起了兴安盟以及扎赉特旗科技部门的关注。
“第二年,盟里和旗里的技术人员从运输鱼苗到捕捞,全程跟踪指导,再加上有上年的实践经验,稻鱼共育获得了成功。”朴成奎说着,脸上笑成一朵花。
合作社的种植户纷纷看好“一地双收、一水两用”的种养植模式,到2012年,绰勒银珠水稻生产基地的稻鱼共育面积达到150亩。
“经过不断实践,稻鱼共育技术更成熟了,今年稻鱼共育面积扩大到620亩,投放鱼苗600斤,成活率近100%。”朴成奎自豪地说。
“鱼在水里游动能翻松泥土,刺激水稻根系生长,是一种科学的纯天然绿色环保种植模式,非常值得推广。”扎赉特旗农业局副局长刘钢辉谈起稻鱼共育,也是一脸兴奋。他告诉记者,除了保证大米的有机纯天然品质外,还要确保大米的营养价值、口感、光泽度等方面的质量,稻鱼共育的稻田从选用种子到施肥、除草,整个种植过程都有严格的技术规程,大米质量好,售价也就高。
“稻鱼共育水稻生产的大米实现了优质优价,在自治区内的价格每斤卖到25元到35元。而在2011年成都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卖到了每斤80元的价格。”朴成奎说。
凭着有机、优质的特性,稻鱼共育稻米的荣誉接踵而至:2011年,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获金奖;2012年,在世界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
刘钢辉说:“到2020年,扎赉特旗稻鱼共育种植面积将超过7万亩,占到全旗水稻种植面积的30%,有望成为东北最具影响力的稻鱼共育有机大米生产和输出基地。”(记者 王连英 通讯员 李长润 殷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