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在资源配置中转换角色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把以往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定位成“决定性作用”,意味着真正让企业自主决策,市场配置资源,政府有效治理,进一步划清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明晰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是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有着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应该由企业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这就要求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大胆地为企业松绑放权,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决定的事情,都要交给市场和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忽视或取消正副作用,而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全会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关键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确保政府正确有效地发挥作用。一是从注重微观管理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政府着力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二是从决定资源配置到进行政府规制转变。政府要从过去冲在第一线招商引资、扩大投资,转向制定负面清单,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制定标准、保护环境等,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三是从忙于事前审批向加强事后监管转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政府着力解决监管不到位问题。四是从直接行政干预到宏观间接调控转变。实施宏观调控,要以不造成市场扭曲、不干扰正常的市场预期为前提。尽可能减少政府直接的行政干预,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内蒙古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安静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