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眼(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
放开“单独二孩”,这无疑是迎合了民意、贴近了民心,而千呼万唤的政策落地,也让众多“抢怀”的准父母“普大喜奔”。然而,才刚松一口气,准父母们又踏上了“办证难”的征途。
“养孩贵”早成民众主流看法,但其实“养孩贵”,不仅在于衣食住行这类日常生活花费,更在于生孩难、看病难、入园入学难等“各类难”叠加,不仅让家长们时时伤神又忧心,还掀开了育儿开销的“无底洞”。这使得许多享受到政策福利的育龄人士,纠结于“生还是不生”。
拿生孩子来说吧,“办证难”已是小菜一碟,还有各种“产检难”折腾得准爸妈们烦恼不已,而医院的“产床荒”更让人头疼。大城市尤为凸显,北上广民调显示,多达68%的受访者认为医院床位“不够”。“一床难求”导致有些准妈妈刚被确认怀孕,就到医院“占床”;医院为了“腾床”,孩子刚出生一两天就“被要求”出院。
“生孩难”只是个开始。很快,家长们就面临小孩“看病难”。民调中多达75%的人认为儿科医生数量“不够”。花大钱,排长队,但医生看病才几分钟。这种“流水线式”看诊,能看好病?家长们忧心不已。
幼儿园学位不足更让家长揪心。猪肉、青菜贵了可以不吃,但为了不让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学位“价”再高,众多爸妈还得“拼抢”。不仅父母,连同爷爷奶奶辈也要一起陷入“一级战备”,使出浑身解数,甚至连战三天三夜轮番上阵,排队“抢”学位。
可见,当前生孩育儿的公共服务已难以满足民众需求。放开“单独二孩”后,迎来新一轮生育高峰,对育儿服务的需求必定爆炸式增长,供给更显短缺。生孩育儿服务的短缺,将会降低民众“生二孩”的意愿,北上广调查中持此看法者就有42%。
看来,“单独二孩”上,政府不仅要放开政策,更要及时解决生孩育儿的“各类难”,把公共服务这块“短板”加紧补上,切实让人们生得安心,育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