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4"净网"正能量 > 深度解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阳光之下,谁打造了法外“色情特区”
内蒙古新闻网  14-04-18 11:06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从KTV到桑拿房,再到被称作“城市名片”的星级酒店,广东东莞泛滥成灾、肆无忌惮的色情业经媒体9日披露曝光后,令人震惊,更促人警醒。

  无论是五花八门的经营手法,还是有恃无恐的色情从业者;无论是报案后不见踪影的警察,还是坐着公车前往作乐的国企人员……不仅展示了东莞当地色情业的一种真实景象,更展示了相关管理和执法工作在当地的严重缺失。

  东莞等地“涉黄”情况由来已久,屡禁不止,屡打不绝,恰恰相反,其色情服务业反而在舆论的口诛笔伐中衍生出了一套具有“东莞特色”的色情业标准化服务体系。原因何在?从当地执法部门等被曝光的作为中可见一斑。

  个别经营者的违法经营不可怕,一些丑恶行为一时难以禁绝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地有关部门摈弃自身职责,对违法经营的纵容默许,甚至沆瀣一气,相得益彰。在媒体记者对半公开化的卖淫嫖娼行为进行举报后,始终未见出警的画面,相信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在不闻不问、纵容默许“涉黄”行为的背后,究竟交织着怎样的利益?到底谁在充当色情产业的“保护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色情服务的出现、蔓延乃至蔚然成风,深深地拷问着地方政府部门的监管与执法作为。事实一再证明,色情服务猖獗之处,监管工作难辞其咎。不净化好自身的队伍,又何谈有效遏制色情服务的蔓延。(记者 梁建强)

[责任编辑 李珍 ]

春到尼尔基
生态杏花节开幕
桃花源里说廉政
高高兴兴卖余粮
内蒙古:大规模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沙海造良田
植下—片绿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