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评】奖励救人考生有利于增进公平
内蒙古新闻网  14-06-09 09:47 打印本页 来源: 法制日报  
 

  高考具有指挥棒作用,不仅指向学习方式,而且指向社会风尚。让救人考生在高考录取上受到一定程度的照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

  5月31日,江西宜春高三考生柳艳兵在客运班车上与持刀歹徒搏斗的事迹,引来各方点赞。6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一张柳艳兵头缠纱布躺在病床上的图片,并且援引教育部的说法称,待柳艳兵和另一位受伤考生易政勇康复后,将为其组织单独考试,已有一些高校向柳艳兵伸出橄榄枝,愿助其圆大学梦(6月8日《人民日报》)。

  江西夺刀救人考生登《人民日报》头版,这一消息在高考期间,引爆了民意。正如《人民日报》图片说明所说,“不能参加高考,实际上他早已交上了另一份答卷。”这一刻,在为救人考生上头版且为教育部将组织单独考试点赞的同时,很多人建言:应该直接录取,因为舍身救人比什么知识和能力都强。

  对这一正能量的点赞,直接体现了舆论的爱憎分明。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全社会轰轰烈烈地展开,救人考生的行为是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这一壮举不仅感动了人们,而且也给人们传递信心:这个社会永远都不乏正能量,正是得益于这些正能量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始终保持向上向善的趋势,不至于在“历史三峡”迷失迷茫。

  对于道德壮举和平民英雄给予褒扬,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保证。高考具有指挥棒作用,不仅指向学习方式,而且指向社会风尚。让救人考生在高考录取上受到一定程度的照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激发更多的社会正能量。一次道德激励胜过十次高度表扬,由此形成的价值示范,将会在青少年心中乃至整个社会落地生根。

  有人担心,这容易走向谬赏主义,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高考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唐代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曾提出过“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的观点。谬赏主义对应着过赏和错赏,而对救人考生的奖励显然非如此。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中,存在着种种加分奖励。比如说,对于体育特长生就有着明确的奖励规定。体育能加分,道德凭什么不能加分?从对社会的贡献讲,从对社会价值的引导示范来说,一个救人考生丝毫不逊色于一个航模考生。

  对救人考生的奖励,应在一定范围和框架下进行。比如说,加分的标准,应该进一步细化。让救人考生直接上北大清华,可能过了一点。明确加分的上限和底线,更易为大众接受。还比如说,加分的程序,应该制度化和明朗化。奖励应该具有普遍性而不是偶然性,不应该为个别人的心情左右,甚至不应该为媒体是否报道、是否广泛报道而左右。此前社会对于道德加分有过置喙,人们怀疑的不是对道德的激励,而是担心道德加分过于主观随意,会造成公平减分。制定明确的加分标准,把加分的决策权交给公众,在门户网站上征询公众意见,而不是由个别人闭门决策,显然有利于增进公平。

  体育能加分,道德当然也能加分,有些体育特长生能够直接录取,救人考生为什么不能直接录取?当然,加分需慎重,直录更要谨慎,标准和程序也应该纳入制度的笼子。但不管如何,对道德榜样给予激励,这是可行的,也符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毛建国)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请对车窗抛物说不!
和谐一家亲
寻找清凉
人在花丛游 心在花...
感受草原民俗 体验...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药店试点销售婴幼儿乳粉
请对车窗抛物说不!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