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润泽了乌拉特前旗明安镇贾全湾村。这个以旱地耕作为主的贫困村,正发生着一场“巨变”。
“没有整村扶贫项目,我搬不出跟我差不多年龄的土房,也种不上温室。现在的生活,管够好了。”68岁的王根树几代都居住在贾全湾村,在他的苦涩的记忆里,就想不起有比他们村更穷的村了。自从2013年整村扶贫项目落户贾全湾村,51户村民都有了温室大棚和新房子。
“我正在盘炕,再有1个半月就能搬进新房子了!”王根树的心里,幸福满满的。
“菅家窑子村下辖8个自然村,贾全湾最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旱地多。贾全湾现有耕地4450亩,旱地就有2650亩。这个整村推进的产业扶贫项目,彻底改变了贾全湾的贫困。”菅家窑子村村主任王三宝对新村的发展,信心十足。
贾全湾村有136户农民,实际贫困户就有56户。2013年,产业扶贫项目落地,村民个人投入5万元,就能拥有1个1.5亩的半地下温室大棚和1处56平方米的房子。温室当年就盖好了,贾全湾沸腾了。这个多年来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山旱区,终于看到了光亮。
去年腊月二十八,黄瓜苗从山东发回来,51家移出来的农户就开始栽苗,几乎家家都是在温室过的年。王四宝是移民村里最“年轻”的人,今年47岁。他家里有30亩大田,年景最好的时候,收入也不到3000块。山旱区的农民看老天爷的脸色种地,1亩地10年来有四五年都没种。3月2日,他从黄瓜架上摘下第一批黄瓜,摘到第三批时,1天的黄瓜就卖了1400块。拿着这1400块钱,看着这一年顶十年的光景,王四宝想:“老天爷啊,这辈子甚也不干了,我就种黄瓜啦。”到五月中旬,王四宝已经收入2万4千块钱。摘黄瓜的季节,整个贾全湾村都沉浸在多年少有的喜悦里。
“明安镇政府按照‘产业化移民新村’发展思路,整合各方资金千余万元,将贾全湾51户村民整体搬迁,取得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十一份子村村民在没有项目补贴的情况下,又盖了26栋温室,现在明安镇已经有194栋温室大棚。”明安镇镇长闫敏希望能为村民争取更多的项目。(记者 赵丹 及庆铃 通讯员 冯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