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催生新的商机
对于大多数旅游爱好者来说,旅途中消费自然少不了。
在国内旅行,除了交通、住宿、景点门票外,产生的费用主要以餐饮和购买特产为主。一旦出境,免税店、专卖店就成为了旅游爱好者们频繁出入的地方。
据统计,2013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9800万人,同比增长17.8%,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已在绝对数量上超越德国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根据一项由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关于购物和旅游的报告显示,中国游客2013年在国际旅游方面花费了1290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26%。作为世界上公民出境游消费力最强的群体,中国游客已经成为了全球零售商的一个关键的收入来源。
旅途中购物必不可少,很多商家看对了这一商机。因此,各大小景点旁边的小吃店、特色店、特产店比比皆是,且都价格不菲。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大量游客选购。
在呼和浩特,因为紧邻大召寺,所以久久街和塞上老街的生意特别火,“很多外地来的游客,在参观完大召寺之后,都要在久久街和塞上老街驻足。一来买些小玩意带给家人及要好的朋友,二来给自己留作纪念。”大召寺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久久街和塞上老街的民族风饰品真靓,在香港,这样的东西又贵又少见,我想多买一
些带给朋友。”香港城市大学的3名大四学生,在香港出发,途经深圳、上海、苏杭、山东、北京,一路游山玩水来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在他们眼中,内蒙古的大草原平时只有在电视里或者网上才能看到,这次终于能在向往已久的蓝色天空下、广阔的草原上奔跑,心中难掩激动。
“我们在沿途的各个地方都品尝了当地的特色,还买了土特产,有青岛的海鲜干货,北京的塑封烤鸭、果脯等。”其中一名学生说,早听说内蒙古的牛肉干和奶制品特别出名,打算多买一些,实在带不上就一起邮回去。
记者发现,在各大超市也有一块区域专门出售内蒙古的土特产,给外地游客的选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旅游的商机,除了商贩的借势外,新媒体也跃跃欲试地推出了各种优惠套餐来吸引顾客。
有分析称,在线旅游行业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推出“周末游”、“景点+酒店”、汽车票、餐饮、景区门票特价等新产品和优惠活动,成为激发旅游市场的一大因素,带动了旅游消费的增长。根据携程旅游产品预订情况显示,小长假期间预订景区门票、“景点+酒店”套餐、自驾游等产品的游客量出现8到10倍的大幅增长。
“在网上预定酒店和景点门票,既方便又便宜,而且还省去了到达目的地后找不到合适地点、价位的酒店的隐患。像我们这种消费能力不高的大学生,尤其适用。”内蒙古师范
大学学生李佳佳在网上预订了北京清河附近的酒店,预订价钱是门面价的8折。
旅游带动产业升级
去年,我区旅游业总收入达1403.46亿元,同比增长24.36%,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全区GDP增速15.4百分点。其中,满洲里市以旅游购物形式出口0.98亿美元,同比增长43.6%。“旅游购物”成为该市仅次于“边贸”的第二大对俄出口贸易方式;赤峰接待旅游者910万人次,同比增长26.4%,旅游收入145.2亿元,同比增长32%。
据统计,2008年至2012年,我区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2.26亿人次,增长22.56%,国内旅游收入3623.57亿元,年均增长36.01%;接待入境旅游者737.38万人次,年均增长0.90%,入境创汇31.8亿美元,年均增长10.19%,全区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830.96亿元,年均增长34.01%。
六年来,我区旅游业总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成为自治区发展最快的经济产业和消费增长点。
不断上升的数字,取决于自治区党委、政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将旅游业建设成为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自治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等。特别是自治区党委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将发展旅游业,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列入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五个基地之一,发展旅游业上升到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
据了解,我区已有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赤峰、鄂尔多斯等11个城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同时我区对“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广开发、深挖掘,重点打造了草原文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和边境旅游四大旅游品牌,建设了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响沙湾、恩格贝、七星湖、阿斯哈图石林园区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形成4条精品旅游线路,即以海拉尔、满洲里和阿尔山为核心的草原生态、民族风情、火山遗迹、温泉度假旅游线路;以锡林浩特、克什克腾和赤峰为核心的草原风情、地质奇观与民族文化旅游线路;以呼和浩特———包头———东胜为核心的蒙古族文化、草原、沙漠观光旅游线路;以阿拉善盟为核心的宗教朝圣、居延文化、航天科普、沙漠观光旅游线路。
同时,我区旅游业已经形成相当的产业规模,不管是在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还是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旅游产业都做得有滋有味。旅游从业人数达到138万人,占全区服务业就业总人数的20%左右,旅游业已经成为容纳社会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记者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