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巴林右旗大板镇浩饶沁嘎查牧民哈斯达莱心情格外好:“我们白音和硕独贵龙的肉牛养殖合作社选址已敲定,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棚圈即将开工,这可是件大好事啊!”
据了解,该嘎查有养殖专业大户40多户,存栏牛羊4800多头(只),畜牧业是广大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拓宽群众致富路,今年4月,嘎查争取到160万元扶贫资金新建8000平方米标准化棚圈项目。
如何利用好这笔钱,给牧民真正带来效益?
1个多月前,该嘎查两委班子围绕棚圈怎么建、选址在哪等一系列问题,先后开了9次牧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当时别提多热闹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哈斯达莱说,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捋出一条大家一致认可的思路,成立3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1个肉羊养殖合作社,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全嘎查176户牧民中有一多半加入合作社。
“2000多平方米的棚圈可容纳育肥牛400多头,4个多月就可出栏,交给合作社管理只需要四五个人,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而这种养殖方式还可争取到上级每头牛800元的补贴。”牧民代表大会期间,大家共同算了一笔精明账。
嘎查达阿拉坦其木格介绍,每个合作社由党员养殖大户担任理事长,嘎查委员会还成立了“牧业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为4个肉牛肉羊合作社联系资金、项目及销售等服务性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如果说争取惠牧项目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锦上添花的话,那么,该嘎查设立的扶贫基金对贫困户则是雪中送炭。今年春耕期间,家境贫困的斯钦孟和因没钱购买种子化肥而犯了愁,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嘎查扶贫基金及时到位的5000元钱,为他解了燃眉之急。该扶贫基金是利用15万元扶贫款设立的,每户农牧民只需200元钱作为入股资金,便可享受到最高5000元的借款额度,而借贷时产生的利息直接作为本金存入基金内。(记者徐永升 周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