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卓子山镇六苏木医疗卫生院的医生徐国华、徐国新姐弟俩时,他们正在牛窑子村为79岁的赵长才治肺心病。姐姐配药,弟弟输液。不一会儿,赵长才呼吸平稳,症状好转,开始跟我们聊天。赵长才说:“得这病两三年了,每年都犯几次,每次都是他们姐弟俩给我看,不怕麻烦,也不嫌我这屋子脏,真是好医生!”
徐国华今年26岁,毕业于北京职业医科大学;徐国新24岁,毕业于包头医药专修学院。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医生,他们算是子承父业。六苏木村有600多户,一半以上农民外出打工,留守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残,身体素质差,需要定期检查、治疗。医院安排医生进村入户进行全面普查,建立详细档案,对辖区预防对象每月进行一次“把脉”,包括体温、血压和必要的检查等。
兰旗新村的王二有,经常感到胸闷,浑身无力,还伴有咳嗽气短,但还是坚持下地劳动,实在挺不住就服两片去痛片。2013年春,徐国华、徐国新姐弟俩给王二有检查身体时,发现他胸腔有血液反流的迹象,随即将他接到卫生院做进一步诊断。而后,王二有被确诊为心脏病,主要由高血压引起。姐弟俩对症配药,并嘱咐他按时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之后,姐弟俩将王二有确定为重点监护对象,每周到家察访、监测。一年多以后,王二有的病情大为好转,他对姐弟俩讲:“以前,我们农民对身体不太重视,小病抗,大病拖,拖来拖去没有好结果。你们上门给检查身体,小病早预防,大病早治疗,健康有保障了。”为表达感激之情,王二有给姐弟俩送了一面锦旗——“治病救人,扶危济困”。
“为乡亲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是我们的终生理想,我们要为乡亲们服务一辈子。”徐国华、徐国新姐弟对记者说。(记者 陈春艳 通讯员 方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