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深入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 > 基层亮点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准格尔旗纪委“五重五抓”强化机关自身建设
内蒙古新闻网  14-07-02 16:2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准格尔旗纪委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机关为总目标,以自律、规范、民意、落实、执纪为重点,突出抓教育、制度、绩效、监督、问责。坚决纠正“四风”,强化机关自身建设,促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是重自律,抓教育。准旗纪委监察局于2006年提出了“八个能力”建设,加强纪检干部自身建设。围绕“八个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纪委常委会定期学习制度,常委会议等决策制度。纪委各常委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撰写体会,带头调查研究,充分发挥了模范引领作用。同时在机关内坚持抓好“周五集中学习日”制度,定期组织学习中央及自治区、市、旗关于纪律作风的精神、规定和观看警示教育片,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经常性提醒、诫勉,坚持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示范表率作用。

  二是重规范,抓制度。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准旗纪委监察局突出抓好“三转”,明确职责定位,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主责部门,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狠抓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从组织创新和制度建设上加强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党组织、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用铁的纪律打造过硬队伍。在做好“废改立”的基础上,准旗纪委监察局认真整理编印了《十八大反腐倡廉政策法规制度汇编》和《准格尔旗反腐倡廉制度汇编》两本书,着力在创新管理、建章立制上下功夫,认真总结以往的成效和经验,探索形成促进纪检监察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制度成果。

  三是重民意、抓绩效。今年,旗纪委监察局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群众意见征求活动,派出8个征求意见组深入到旗四大班子、党群部门、政法部门、部分苏木乡镇和街道办、结对包扶村等37个单位和部门开展了征求意见活动,共与570余名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发放调查问卷694份,共征集到意见建议637条。通过梳理汇总,共征求到对委局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委局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对委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3个方面的意见25条,建议75条,有力推动了机关内部整改。

  四是重落实,抓监督。认真落实了述职述廉制度。旗纪委监察局机关各科室主任、各苏木乡镇纪委书记、各派驻纪检组长每年进行一次述职述廉,“晾晒”成绩,现场打分评定和民主评议,倒逼每位纪检监察干部强化作风,认真履职。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委局机关成立了党风政风监督室,在节假日期间和平时上班时间开展不定期督查,共对全旗103个部门单位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廉洁自律、工作责任、办事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明查、暗访,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全旗通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纪效果。

  五是重执纪,抓问责。旗纪委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在不增加机构、编制、人员的条件下,把更多的力量压到主业上,在单位实行全员办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查办案件工作。在机关内部增设了一个纪检监察室和案件监督管理室,加强办案力量,参与办案的人数占机关总编制的71%。截止4月底,全旗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42件,初核21件,初核了结9件,转立案3件,移交司法机关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人,诫勉谈话3人,做出书面检查9人。有力的推进了准格尔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通讯员:石刚)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六月表情
世界美味大聚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美猴王动漫生活体验馆将落户青城
额尔古纳迎来旅游高峰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