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看点】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和深化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对外贸易市场,打造充满活力能够强有力拉动内需的区内市场,做到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是充分带动“五大基地”建设、承接“五大基地”成果的关键,也是最终建成“五大基地”的至关重要的—环。
建设“五大基地”,内蒙古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与市场条件。从区位条件看,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毗邻八省区,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内蒙古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直把“向北开放”战略作为发展的重要支点,与俄、蒙的经贸合作频繁。“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实现外贸进出□总额381亿美元,年均递增12.3%。进入“十二五”以来,尽管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但内蒙古对外贸易总额连续两年超过百亿美元。从市场条件看,我区与俄罗斯、蒙古国均有很强的互补性,加强彼此间合作前景广阔。同时,随着我区资源开发速度的加快、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总量的扩张,区内企业“走出去”的愿望强烈,企业迫切需要吸收周边国家的先进技术、优势资源来调整产品与产业结构,开拓国际市场。而与我区毗邻的各省区的许多企业也纷纷以内蒙古为基地,与俄、蒙开展经贸合作。我区通过取长补短优化产业结构的时代已经到来,发动市场引擎助推经济的需求已经时不我待。如何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尽快形成市场决定作用的良性机制,改善供给,创造区内外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全区经济的新启航提供源源不绝的后劲和动力!本报今日特推出《打造亮丽风景线建设“五大基地”》之《市场篇》,试做分析和展望。
【市场把脉】向市场放权 为企业松绑
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无形之手”,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地位越来越凸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要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如何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如何将自治区“五大基地建设”与市场进行合理接轨?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区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请他们为我区市场建设把脉。
市场紧缩负效应显现
内蒙古自治区党校宏观经济学专家安静赜教授分析,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乃至世界经济低迷,人口、资源、环境红利减弱甚或消失,土地高成本、资源高成本、环境高成本、技术高成本昭示高成本时代的来临,而我区自身的结构性问题仍在调整中,外需“出口红利”衰减,内需动力仍然不足,市场紧缩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在逐步凸显。
以对外贸易为例,今年第一季度,我区一般贸易进出口达17.6亿美元,增长21.7%。其中,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8亿美元;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1.5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0.4亿美元。一季度,我区对外贸易呈现“民营企业占居主导,国有企业增长乏力,外商投资企业小幅增长”特点。民营企业进出口17.5亿美元,增长12.9%,占同期我区进出口总值的61.6%;国有企业进出口6.3亿美元,增长4.4%,占22.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5亿美元,增长9.8%。虽然第一季度进出口形势较好,但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年进出口形势仍不乐观,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家严格调控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对内蒙古产品出口造成影响;俄罗斯和蒙古国外贸政策不稳定,变化较大,使外贸特别是边贸进出口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把简政放权作为突破口
解放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首先必须加快促改革,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大胆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和内在活力。安教授认为,应当建立审批事项清单制度,全面公开审批事项,接受社会监督。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的原则,继续下放和取消一批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政府可采用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做好政府该做的事。当好保安员,当好裁判员,当好监管员,当好指导员,当好服务员。
抓住契机释放市场活力
当前,我区市场需求有约束,而自治区“五大基地”建设的全面铺开,为释放市场活力带来了契机。安教授指出,应抓住时机,立足稳增长,着力调结构,加快促改革。围绕突破瓶颈制约抓投资,围绕调整产业结构抓投资,围绕加强民生建设抓投资;积极扩大内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培育消费热点,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消费空间,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积极拓展外需。优化进出口结构,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加快“走出去”步伐,重点抓好境外资源开发、农牧业合作等项目;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
安教授特别强调,值此经济爬坡时期,更要着眼惠民生,树立“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关注民生”的理念。改善民生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方针,按照“两个同步”要求,努力实现“两个达到”目标,努力建设富裕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