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转改大赛•故事】遥远的敖特尔
 

  如果说每个民族都有一个灵魂,而灵魂都需要一个寄托的话,游牧文化就是蒙古民族灵魂的寄托。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草原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游牧方式几近消失,然而5月中旬,记者在阿鲁科尔沁旗采访时却欣喜地听到,当地北部苏木牧民依然保留着游牧生活,继承发扬着游牧文化。更令人鼓舞的是,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已正式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巴彦温都尔苏木为核心区的500万亩草原将得到有效保护。

  6月4日至6日,记者有幸体验3户牧民的游牧生活,记录下了这次既古老又现代的“大迁徙”。

  【相助】6月4日 哈丹阿日艾里——乌苏图艾里

  从呼和浩特出发,一路前行,直接赶到巴彦温都尔苏木海拉苏台嘎查哈丹阿日艾里。巴彦温都尔苏木位于阿鲁科尔沁旗最北部,该苏木23个嘎查、3585户牧民依然保留着冬营盘和夏营盘的游牧生活。当我们披着晚霞与牧民呼和汇合时,他家的母牛刚好产下一个黄色小牛犊。呼和高兴地叫它“小黄”。

  6月4日凌晨两点半,呼和清点了棚圈里的牛,添了些饲草,看了看正在妈妈身边酣睡的“小黄”,没忍心打扰它。4点多,朝阳爬上山头,照亮了大地。呼和和妻子将棚圈里的牛轰起,赶向40里外的乌苏图艾里。还没睡醒的“小黄”听从母亲的召唤,懵懵懂懂跟上了迁徙的队伍……

  呼和高中毕业参了军,22岁转业回到家乡当了牧民,现在任海拉苏台嘎查会计。他家以前不仅养牛,还养羊。因为嘎查的工作,以前呼和每年都将自家的羊放在表哥赛音巴雅尔的羊群一起游牧,把牛赶到20里外的东山洼避暑。去年他将自家的羊都卖了,准备专心羊牛,从今年起,与住在乌苏图的两个表哥一起迁徙到夏营盘。呼和说:“在游牧生活中,牧民、牲畜、草原相互依赖生存,形成了牢固的‘三角关系’并延续至今,不断孕育和发展着蒙古族人民独有的生产方式、文化特性和生活习俗。”他还说:“现在,大家还建立了相助关系,几家一起迁徙,一起组群放牧,不仅节约劳动力,也有助于草场利用。”

  从哈丹阿日到乌苏图要经过沙布尔台、查干额日格、巴彦查干等好几个艾里,这儿的牧民用网围栏将房前屋后的草场都围了起来。呼和的牛群只好沿着网围栏中间的小路慢慢前行。有的牛见到陌生的土堆认生,左闪右躲不肯走,甚至想往回跑。而“小黄”一直安心地跟在妈妈后面,看看这儿瞧瞧那儿,很是好奇。

  “现在正是牛羊跑青的时候,得好好看着,否则会跑到别人院子里。最近好些,雨水多,青草都长起来了。青草刚刚拔丫的时候最难,牲畜在棚圈里呆不住,主人也着急。圈养的羊更别说,闻到青草味就不吃干草了,直楞楞地站着。我的牛没去过夏营盘,要是去过,早就自己跑过去了。”呼和边赶牛边对记者说。当地牧民在冬营盘和夏营盘进行轮牧,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创造了条件。“游牧的牛羊看起来更强壮、更野性,我们的牛羊肉都是纯天然的,价钱也高些。这几年每年都能收入8到12万元。”他高兴地说。据了解,巴彦温都尔苏木牧民2013年人均绿色畜牧业经营收入已达5000元,并以每年200多元的速度增长。

  过了巴彦查干就没有了网围栏,地段变得开阔起来,空气也不那么闷热了。远处的苏吉河边飘来一股股湿润的空气和青草的芳香,呼和的牛儿不再徘徊,前进的步伐快了起来。

  过苏吉河就到了乌苏图,“小黄”已筋疲力尽,趴在地上怎么也不起来。呼和把它扶起说:“累坏了吧,明天用车拉着你!”“小黄”虽然很无奈,但看到妈妈在不远处等着它,又跟了过去。

  中午11点多,呼和赶着牛群来到了表哥家的牧场。40多里的路程,走了7个多小时。为了让自家的牛歇一歇,呼和和表哥商量决定次日赶往夏营盘。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刘晓霞 ]

那达慕赛马上的英...
那达慕上的激情博...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内蒙古包头举行稍麦王大赛
蒙古族佳丽争奇斗艳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