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丝绸之路交流合作国际论坛”昨日在首府呼和浩特举行,呼和浩特作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邀请俄罗斯、蒙古等国家以及朔州、郑州、宜昌、攀枝花、二连浩特等区内外城市代表及专家学者参加,旨在举海内外专家学者之智慧,携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之谋略,助力国家丝绸之路战略,共商草原丝绸之路未来。
作为丝绸之路四条通道之一的“草原丝绸之路”,不仅是联结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联结中国长城以南地区与北方草原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要道,在促进丝绸之路的全面繁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交流合作国际论坛”这一平台,让更多关心和关注草原文化的专家、学者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深入挖掘和传承好草原文化,提升草原文化的影响力、集聚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和城市的跨区域跨国界合作交流。
加强交流合作共建新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
秦义(呼和浩特市市委副书记、市长)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战略构想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沿线国家的拥护,努力把握这一战略构想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成为国内各地的共识。构建新时期草原丝绸之路是互利共赢之路,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沿线各地共同繁荣发展。
加快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是要坚持共创、共建、共享原则,建立国内沿线地区间的合作交流工作机制,并逐步形成国际间的合作。一方面,以论坛为平台,加强文化交流和政策对接,在推进各领域合作方面形成广泛共识。另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在经贸、文化、旅游、科技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协作机制,设立专门的协调议事机构,为深入合作奠定基础。二是要探讨加强地区间、国际间在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对于各方有基础、有共识的项目,要加快协商和推进,争取成熟一项实施一项,确保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三是积极打造“大流通”、加快“大枢纽”基础建设,围绕由呼和浩特始发直达欧洲法兰克福的国际集装箱铁路专列,提升沿线地区经济合作水平。围绕京新高速、呼张客运专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逐步构建面向全国、连通俄蒙的大流通格局。四是积极融入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积极加强与“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的联系互动,通过相互参与论坛、相互探讨“丝绸之路”建设等方式,把交流合作的触角延伸得更广阔。五是加强学术理论研究,建立学术基金。建议设立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理论研究基金。作为发起方,呼和浩特将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对草原丝绸之路方面的优秀文化、经济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奖励,以此促进学术理论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努力使草原丝绸之路的发展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始终走在发展的最前沿。
和平共赢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主要特征
胡长顺(博士后、区域问题专家)
中国与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发展道路,中华文明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是古都长安,即今西安),联结亚洲、欧洲和非洲的陆上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和非洲,丝绸之路所经地区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和最发达地区。
中俄都是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国家。2014年2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表示,中方欢迎俄方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使之成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新平台,共同维护世界及地区和平、安全、稳定。普京表示,俄方积极响应中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愿将俄方跨欧亚铁路与“一带一路”对接,创造出更大效益。
2014年5月20日,中俄两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在签署的《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中表示,双方将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和将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可行的契合点。
综上所述,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符合欧亚各国的利益,中俄有必要联合起来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承载历史传承未来重现古丝绸之路辉煌
宋耀明(商务部亚洲司副司长)
丝绸之路是联结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非洲的一条陆路交通,它既是这一地区古代各国各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道,又是这一地区古代各国各民族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友好关系和优良传统的象征。在这条贯通亚、欧、非三大洲陆路交通的形成过程中,饱含着沿路各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创造性劳动和历史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丝绸之路是中国和中亚、南亚、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人类古代文明的结晶,是这一地区古代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
纵观历史,丝绸之路的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力量,政治因素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最大的政治因素就是各地的安定统一和统一大帝国的出现。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这一创新的大合作模式使重现古老丝绸之路的辉煌、实现各自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得无比真实。设想建立一个连接南亚、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网络,以利上述地区国家经贸与文化联系……古老“丝绸之路”再次以全新的地缘、经济、政治内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我们有理由相信,呼和浩特作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只要抓住机遇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加大研究力度做好保护工作
冯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院副院长、文物局文物处处长)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7项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申遗是史无前例的遗产保护过程,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对话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进一步增进了中国和哈、吉等中亚国家的传统友谊,成为新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和平对话、共同发展的新纽带。
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几点建议:一是加大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力度。在基础性研究中,明确草原丝绸之路的时空界限、重要节点,力争使草原丝绸之路的概念更为明确,易懂;广泛交流,力争形成概念性的共识。二是将草原丝绸之路纳入更大关注范围,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包括法规政策,指导意见,资金扶持等。扩大国际交流,包括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支持。三是夯实基础做好保护。根据线性文化遗产的特性和分类,区别不同类型遗产的保护方案,确保线路的整理性和完整性。注重基础性工作,包括完善档案管理、建立监测体系、注重规划编制等工作。
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加强合作交流
叶·弗·瓦薇洛娃(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州自然资源与生态部部长)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州因投资潜力和活力位居全俄区域的前列,是西伯利亚地区吸引外资投入规模的领先者(占西伯利亚地区吸引外资规模总量的30%),已进入俄联邦外资投入规模的前十名之列(占全俄吸引外资投入规模的3%)。
开采林业、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自然资源成为克区经济领域发展的首位,深加工企业位居第二,已成为同中国主要传统合作领域的伙伴。
对我们而言发展合作的主要优势是:合理开采利用自然资源(参与加工低商品率和软质木材、木材废料、可食用和非木材资源及其他资源),综合加工处理,利用先进和创新的工艺打造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以及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和充分利用区域的人才优势。
我方将充分利用俄罗斯境内现有的国家——私人合作机制,以及俄联邦投资基金、对外经济银行、联邦发展机构、经济特区,使用特权机制,联邦计划的资源,在遵循《同一框架》原则下支持投资项目来促进吸引投资克区经济。
重要的是,我方将不断为吸引投资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这已获得高度认可,在全国的投资环境状况排行榜中我区已列入前三甲。
结合我国的发展潜力,我衷心希望,我们的合作将是富有成果并且互惠互利。
以构建草原丝绸之路为契机深化交流与合作
杨森扎布(蒙古国工商会副会长)
乌兰巴托作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联结中国同中亚及欧洲地区经济、文化、贸易、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蒙古国将紧紧抓住此次中国发起的构建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良好契机,充分发挥中国对蒙古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与中国特别是内蒙古地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构建美丽和谐繁荣的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是进一步加深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蒙古国将学习和引进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和先进技术,加深与中国及其他邻国在道路、口岸、水利设施、电力供应、电信网络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
二是进一步加深在资源开发方面的合作。蒙古国将进一步加深与中国各级政府和大型知名企业在资源开发方面的合作,共同开发,实现双赢。
三是进一步加深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合作。蒙古国愿积极与中国开展合作,共同治理北方草原地区的环境问题,给全世界带来一个天蓝草绿、风景怡人的蒙古大草原。
四是进一步加深在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蒙古国将不断扩大与中国尤其是内蒙古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成果,加深双方在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合作,密切民间往来和人文交流,共同促进草原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发展。
加强沟通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对接
何建刚(湖北省政协委员、宜昌市政协常委、湖北省工商联常委、宜昌市工商联副主席、高级经济师)
随着中国同欧亚各国关系的快速发展,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再次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需要新的形式和途径将中国同欧亚各国的互利合作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内蒙古呼和浩特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商道的节点城市。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提出,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央推出一系列举措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湖北宜昌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6月11日提出,要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
这些党和国家的种种战略为宜昌和呼和浩特的发展与腾飞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为发展两地关系和深化互利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今天,在历史机遇面前,如何充分发挥两市各自优势,多方面、多角度地合作,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协作共赢,推动两地特色经济发展,借此论坛机会建议,两市应加强政策沟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文化交流,通过两市区位优势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对接,进一步拓展两地发展空间,增添两地发展动力,实现两地经济的梯度发展和区域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