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通辽市大面积发生蝗虫灾害的消息,那么,目前蝗虫防治得咋样?记者再次进行走访发现,在大部分牧民积极灭蝗、草原站推广防虫技术的同时,部分农牧民灭蝗态度却十分消极,部分草场农田失守,蝗虫已飞进农田,城镇的蝗虫也越来越多。
灭蝗新工具:牧民自制灭蝗神器,兜一圈抓半口袋蝗虫
22日一大早,科左后旗珠日河牧场牧民巴特一家早早地来到了草场上,邻居家的四轮车拉着打药机正在草场上喷药。村里人都忙着灭蝗,能转动的四轮车都用上了,蝗虫正疯狂地啃食着草场,所有草场都在告急,一天不灭蝗,就会有很大损失。这样的形势,像巴特这样没有四轮车的农户坐不住了。巴特急中生智想出用摩托车拉动大口袋,在草场上快速开动将蝗虫收入“囊”中的办法。经过反复调试,这个灭蝗神器终于实战了。准备就绪后,巴特骑着摩托车在草场上飞奔起来。蝗虫在车前左右纷飞,但还没飞出多高,就马上被摩托车后面的大口袋收入囊中。兜一圈,大口袋收了大半袋蝗虫。 巴特告诉记者,用这种方式灭蝗效果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效率有点低。为了提高效率,他和邻居做两套大口袋,骑着摩托车并排在草原上奔驰。
防虫形势:蝗虫已飞进农田,周边草场最多达200头/平方米
自6月份我市部分草原地区发生蝗虫灾害,通辽市各级部门和群众上下联动,一心打赢这场“蝗虫歼灭战”。24日,记者从通辽市草原工作站了解到,截至7月21日,全市草原蝗虫发生面积为955多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405.8万亩,严重危害区域为4个旗县区、18个苏木乡镇(场),其中科尔沁区3个镇场、开鲁县6个镇、科左中旗5个镇场、扎鲁特旗4个苏木。草牧场虫口密度32—48头/平方米;最多达90头/平方米。截至目前,已防草原虫害261.1万亩,占严重危害面积的64%左右。 与此同时,据市植保站调查统计,除霍林郭勒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全市7个旗县区农田周边草场均不同程度发生了蝗虫危害,并有部分已迁入农田,其中开鲁县、科左中旗、扎鲁特旗草场周围农田危害较重,农田发生23.03万亩,威胁农田55万亩;其中科左中旗珠日河、希伯花、花胡硕等局部地区蝗虫已进入农田啃食作物,据调查:农田周边草场虫口密度一般为20-50头/平方米,最多达200头/平方米,虫龄不整齐,其中成虫已达90%以上,已经开始向农田转移。危害的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其它旗县区的蝗虫(除稻蝗外)还没有危害到农田。
新方法:牧鸡成灭蝗“奇兵”
在扎旗的草场上记者看到,这里除了喷施农药等化学灭虫方法以外,还使用了一种特别的生物防蝗办法——牧鸡灭蝗。只见草场上有一大群土鸡,鸡一低头嘴里就啄起一只蝗虫。这支“灭蝗奇兵”捉起蝗虫来,看似轻松自在。“这种养殖方式是将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的60日龄雏鸡放牧到草场上,而这时草场上蝗虫等害虫也正处于爆发期,数量比较多,恰好能满足雏鸡的采食量。每日这些‘溜达鸡’在草原上捉蝗虫,一声口哨就能召回,易于管理。由于运动量大,这种鸡肉质特别有嚼劲,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通辽市草原站副站长柯建武介绍说,“按照科学计算,每只60到80日龄的珍珠鸡可以防10亩地的草场,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受雏鸡采食量限制,防虫速度会比较慢,不像化学防治那样打上药蝗虫就死,但这种方式经济、安全、环保,农民在灭蝗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收益。这项技术早在2010年就在全市推广,目前在扎旗这种养殖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并且今年在原有饲养规模上又投入‘草原牧鸡’4000只,加入草原虫害的防控之中,目前主要养殖土鸡和珍珠鸡。”
新认识:防虫没有旁观者,消极防虫不可取
自蝗虫灾害发生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深入灭蝗一线,协调大型灭蝗机械并及时提供药品、技术支持,保证灭蝗的成果。但由于蝗虫发生面积广,现有条件不能一时全部将蝗虫灭掉。不少地方都采用一边调动大型机械灭蝗,一边将灭虫药物发放到牧民手中,动员广大农牧民积极开展灭蝗行动,保住草场和农田。 但是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个别农牧民家草场、农田虽然正面临或遭受蝗灾,却不积极主动投入灭蝗行动中去。而是坐等政府调动的大型灭蝗机械,甚至有人希望蝗虫灾害再大一些,还有政府会派飞机灭蝗这样的想法。部分农牧民对草地和农田防虫形势认识不强,不能做到保护草场和保护农田兼顾,导致在统防同防的防虫大格局面前,部分地区失守。据了解,蝗虫属于暴发性害虫,一家一户难以进行防治,并且农民在防治过程中,对蝗虫发生特点和危害性的认识不够;在防虫组织形式上,不能进行统防统治,对已发生的地块造成你防我不防,不能达到有效的控制虫害。如在防农田周边草场过程中,只对草场进行了防治,而没有设隔离带,势必将蝗虫赶入农田,不但达不到对农田的防治效果,反而会加重农田的危害程度。
新形势:蝗虫已逼进城郊,农田防虫不容忽视
记者从通辽市植保站了解到,由于草原上不少蝗虫已经长为成虫,草原上的草已经满足不了其采食量,势必形成蝗虫向草场周边农田迁飞的形势,对草场周边农田形成严重危害。7月20日,通辽市植保站统计,全市蝗虫发生面积为378.882万亩,其中农田周边草场发生面积为355.852万亩,农田发生面积为23.03万亩。连日来,也有不少草场周边农田种植户向记者反映蝗虫进入农田啃食作物的情况。而在城镇,不少居民反映身边的蝗虫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也有城郊居民反映,不少蝗虫进入居民房屋。
“如果看不到虫害发生趋势的严重性,做不到及时有效的防治,势必对我市粮食丰产增收造成严重威胁。”通辽市农牧业局一高级农艺师告诉记者,结合蝗虫爆发性质和防治形势,目前蝗虫歼灭战目标已由最初的保护草原变成现在的保护农田。如果农田防治工作不到位,除自身受到危害外,也将有大量成虫飞入城镇,对城镇公园等有草坪的地方构成威胁,干扰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记者 王智韬 摄影报道
链接:
为加强防治蝗灾效果,通辽市草原工作站特向蝗灾地区的居民提供蝗虫防治技术及注意事项:
1、防治措施:在蝗虫平均密度10头/平方米以上的区域使用化学应急防治技术。常用农药品种有4.5%高效氯氰菊酯600毫升/公顷、锐劲特等特效药。地面应急防治应重点推广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应选在清晨或傍晚等低气压情况下进行,防治方法上采取优先防治农田,然后防治周边草地,并逐渐由农田向周边草地拓展。 2、注意事项:施药期间应穿防护服、戴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不能饮水。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