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初开始,在”内蒙古考试报名网“上发布的”内蒙古 16家电厂的招聘信息“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在消息发布后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里,通过该网站报名者就多达900余人。然而,大家没有料到的是,不但这则招聘信息是假的,就连打着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旗号的“内蒙古考试报名网”也是不法分子非法制作的虚假网站。
8月8日,记者从新城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了解到,涉嫌通过网络诈骗的两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报请批准逮捕。幸运的是,警方及时揭开骗局、缉拿两名涉案犯罪嫌疑人,截止目前多数受害人已经拿回了被骗“报名费”。
非法网站发布的虚假信息被呼和浩特 市民热转
今年7月上旬开始,一则题为《201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16家电厂(含部门所属)单位统一组织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手机短信里被转发。
时值大学生毕业季,这则招聘消息无疑成为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应届毕业生小叶就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得知此消息。“消息上说,内蒙古自治区16家电厂计划招聘3200余人。刚一看到这则消息,我第一直觉就是不可信。一是因为消息来源非官方,二是招聘规模之大、招聘人数之多的招聘信息还真没听说过……”面对记者的采访,小叶回忆道。尽管存在诸多质疑,但他还是抱着不放过任何机会的想法,想要一探究竟。
小叶告诉记者,因为当时并不清楚从哪里能够得到官方的准确答复,他最终选择了通过网络查询的办法。当他将“201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电厂招聘”等几个关键字词键入“百度”之后,很快,便找到了这则消息的出处——网址为:www.nmksbm.com的“内蒙古考试报名网”。虽然并不了解该网站,但从网站名称上看,小叶感觉其很像是正规的政府部门官方网站,甚至认为就是“呼和浩特市人事考试网”官方网站。于是,小叶拨通了网站上留下的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当被对方告知,该网站是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门开设的招聘网站之后,小叶最终相信了对方。接下来,便通过该网站进行了网上报名。并在报名过程中通过网银缴纳了180元的报名费,之后,开始等待通过审核、参加面试。
官方核实后发现招聘信息系虚假
在“网上报名”成功之后,小叶对该网站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几乎每天都会打开网站查询关于“电厂招聘”的最新信息。甚至还告知身边的不少亲朋好友也去报名应聘。但是,经过几天反复浏览网页之后,小叶渐渐觉察到异常。“既然招聘工作人员称该网站是由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门开设,那么,为什么在网站上发布的招聘简章落款处却署名为内蒙古考试报名网和内蒙古某某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呢?如果招聘信息属实,又为什么在人事考试中心等正规的招聘网站上没有该信息。”带着越来越多的质疑,7月13日,小叶先后联系了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人事考试中心进行咨询。在被告知根本没有电力系统招聘计划之后,小叶终于恍然大悟,自己上当受骗了。
在详细了解了小叶反映的情况后,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开始通过小叶反映的情况进一步核实该消息的真实性和出处。尤其是在确认了消息确系虚假、并发现该消息已经在社会上迅速传播开来之后。经过研究,最终决定求助公安部门。7月16日一早,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门派出工作人员前往新城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报案,同时,建议公安等相关部门立即关停该虚假网站,以免更多的市民上当受骗。
招聘是假诈骗是真警方立案调查
接到报案后,网安大队对该案件高度重视,立即展开调查工作。但当警方欲打开网站获取信息时,才发现该网站已经关停。意识到是狡猾的幕后操作者为逃避相关部门和警方打击而采取的措施之后,警方愈发意识到了案件的严重性,立即求助相关部门配合调查该网站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
很快,调查结果显示,该网站域名根本无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域名备案信息中查询到,也查不到内蒙古考试报名网的相关备案信息。也就是说,完全可以由此推断,该网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虚假网站。而网站通过网银交易的方式借收取报名费之名收钱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
在对这起诈骗案调查之初,新城区警方首先开始走访寻找遭遇该非法网站诈骗的市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多数被骗市民对于被骗经历根本就是一头雾水。受害人小叶告诉民警:“在该网站关停之前,上面留有一个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但是现在已经打不通了。至于招聘地点,更是不知情,因为那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拒绝了我去现场报名的要求。‘报名费’是通过网银交易的,至于最终落到了谁的手中,我根本不知道。”在走访其他多名受害人的过程中,同样让警方听到的最多的词就是“不知道、不知情。”一时间,案件调查似乎陷入僵局之中。
警方昼夜奋战两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鉴于这起事件在社会上造成的恶劣影响,新城区警方的压力也可想而知。网安大队全体警力从16日一早接警后便夜以继日地投入到调查工作中。在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等相关技术部门的协助下,网安大队民警通过技术手段继续调查。在接到报案24小时之后,最终惊喜地发现,建立该网站的公司就在新城区范围之内。
7月17日中午,警方经过排查,最终在新城区范围内一家具备相关资质的网络公司内找到了涉嫌此案的犯罪嫌疑人宋某某。原来,宋某某系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其制作虚假网站“内蒙古考试报名网”纯属其在隐瞒公司及负责人的情况下,私自接揽的生意。
经过调查审讯,宋某某最终交代,今年6月份时,一名叫郭某某的男子找到他,以1万元做酬金,请其帮忙制作网站,虽然发现对方没有任何开设该网站的相关手续和资质,但宋某某受金钱诱惑,最终按照郭某某要求,违规为其制作了“内蒙古考试报名网”,最终成为了帮助对方实施犯罪的同案犯,而随后,就在警方全力追查犯罪嫌疑人郭某某时,此人迫于警方的强大压力,主动前往新城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投案自首。
面对警方的调查审讯,郭某某对以通过虚假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郭某某交代,并没有想到这则消息通过该虚假网站发布之后会被迅速传播开,更没有想到竟然会有900多名受害人通过该网站报名并缴纳报名费。在7月16日意识到其诈骗行为可能已经败露之后,他连夜关闭了该网站,并通过网银将已经收取到的大部分“报名费”退还给了受害人。
警方提醒:非正规渠道消息切莫肆意转发
随后,在对犯罪嫌疑人宋某某和郭某某分别进行了连夜的突击审讯之后,两名犯罪嫌疑人均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经过初步调查统计,两名犯罪嫌疑人自7月5日通过虚假网站发布虚假信息至落网前,共计有900多名受害人被该虚假网站蒙蔽而“报名”并缴纳“报名费”。据初步统计,涉案金额高达16万元。
“虽然犯罪嫌疑人郭某某在被抓获之前,就畏罪将赃款通过网银退还给多数受害人。但事实上,其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所以,警方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其涉嫌诈骗罪依法刑事拘留。而宋某某作为一名制作网站的专业人员,竟然在明知郭某某欲制作网站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受金钱诱惑而不顾职业规范,成为郭某某的同伙。也被依法刑事拘留。”8月8日上午,网安大队民警告诉记者。
在案件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虽然犯罪嫌疑人郭某某和宋某某的诈骗手段近乎逼真,但只要加以仔细辨别,还是不难看出破绽。“虽然该非法网站是模仿‘呼和浩特市人事考试网’官方网站而制作,但既没有安全证书,也无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域名备案信息中查询到,更查询不到内蒙古考试报名网的相关备案信息。”办案民警介绍说,该网站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如此多的市民上当受骗,与众多市民不经意地转发和传播也有一定的关系。新城区网安大队民警通过本报提醒广大市民:“当我们通过非官方、非正规渠道获取信息后,切莫不经核实肆意转发。以免成为不法分子非法传播的‘帮凶’,甚至触犯法律。” (记者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