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行走乡间看节水——赤峰市膜下滴灌侧记
 

  炎炎烈日,土地干烫。赤峰大地上,黄绿是今年的主色调。黄的是被干旱蹂躏的景象,绿的是在一条条节水滴灌带下被滋润的庄稼。

  “今年,更能看出膜下滴灌的威力来。节水增粮行动实施以来,平地节水效果相当明显,与以前大水漫灌相比,亩均至少节水130立方米以上,增产300斤。”赤峰市水利局局长李延庆介绍说。

  2010年至今,该市已累计建设玉米膜下滴灌400万亩。其中,2012年实施的“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到今年,已完成292万亩。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增强了抗旱能力,又实现了省力、增产、增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实现了稳产增产。2012年,全市粮食产量首次突破百亿斤。

  作为自治区农业大市、人口大市,赤峰市有耕地2100万亩,但人均水资源不足850立方米。水资源匮乏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产生瓶颈制约。为切实减少农业生产对地下水的过度消耗,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和粮食总产量,赤峰市提出以集约节水高效为核心的促进农牧业提档升级的发展战略,包括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玉米膜下滴灌500万亩。一场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役由此打响。

  如何把土地集中连片,充分发挥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效益?赤峰市通过大力宣传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社、大户租赁承包等方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探索出实现膜下滴灌项目巩固和发展的最佳路径,为做好膜下滴灌推广和巩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这4年中,我们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通过典型示范引路,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好处,并掌握了技术要领,逐渐消除了农民在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种植新作物时的顾虑。”李延庆向记者介绍。

  赤峰市依托节水增量行动项目,制订了在2012—2015年建设市级、县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节水增量行动项目区的农业灌溉机井全部配套安装远程智能灌溉水量计量设施及地下水分区自动监测设施,逐步实现节水高效农田灌溉用水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实现全市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农业取用水信息和地下水位变化信息的“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存储数字化”。为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控制目标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记者 张慧玲   通讯员 李建国)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那达慕赛马上的英...
那达慕上的激情博...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梯田谷浪
内蒙古举行第二届村道赛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