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潜力在代表、发展靠代表。
60年来,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代表工作职责,不断探索和创新代表工作的思路举措,切实服务和保障人大代表知情知政、管理国家事务,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使人大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严格督办建议出实效
2014年6月13日,牙克石市乌尔其汉镇人大代表黄文升来到“人大代表之家”,参加选民接待日活动。乌强社区居民王丽菇向她反映:“旧小学院内的个体养鸡场,味道刺鼻难闻,能不能拿出办法解决?”
“我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尽快给你答复。”黄文升说。
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60年来,自治区人大代表深切关注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共提出议案、建议、批评、意见上万件。常委会通过开展办理工作专题视察、听取承办单位工作汇报、召开承办单位与代表见面会等形式,加大对办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每一件议案建议都能得到及时办理。
2011年以来,常委会启动重点处理建议办理工作,先后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22项建议列为重点处理建议,持续加大督办力度,一大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实际问题得到解决,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升。
增强服务履职上水平
2013年2月,自治区人大代表、达拉特旗杨圪堵村村民张三女在参加常委会组织开展的视察活动时,得知农民粮食滞销。她向市、旗两级人大和政府反映后,15万吨粮食滞销问题很快得到妥善解决。
60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和创新代表服务保障工作,通过组织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增强代表工作实效。常委会加强和改进代表集中视察与专题调研工作,先后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社区街道、企业车间、田间地头,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倾听和反映群众的意愿要求。
加强代表培训是提升代表素质的重要推手。常委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代表初任培训、履职培训和专题培训,努力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特别是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以来,持续加大代表培训力度。仅2013年就培训代表310余人次,占代表总数的58%。
如何丰富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在不断摸索的基础上,“人大代表之家”应运而生,以其内容丰实、效果突出而显示巨大活力和影响力,在全区范围内得到推广。“人大代表之家”已成为代表履职新阵地,为人大代表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搭建了重要平台。
完善保障制度增活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委会始终把代表工作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自八届人大以来,代表建议办理专题视察工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九届制定了实施代表法办法、代表视察等法规;十届制定了代表议案办理办法;十一届启动重点处理建议办理工作;十二届制定了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等制度,开展了自治区人大代表述职工作。
在制度的保障下,常委会围绕支持和保证代表依法履职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坚持和完善组成人员分工联系基层人大代表制度,面对面倾听基层代表的心声;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参加立法、监督等工作……
这些创新之举有力地推动了代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提高了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代表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和发挥。(记者 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