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沿着弯曲的山路,内蒙古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来到乌拉山自然保护区。“这里围封了14年,今天让大家看看这片原始林区的魅力。”巴彦淖尔市林业局副局长陈峰卖着关子,引领大家从沟谷山脚驶向保护区深处。
沿路两侧,形态各异的岩石林立,松柏、山榆、山樱桃等乔灌木耸立在黄白色石缝中,路边小溪清洌可人,发出悦耳的声音,路边还不时飞过野鸡等动物。
“保护区的核心区——大桦背到了。”陈峰的话音刚落,大家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翠绿挺拔的油松闯入眼帘,山沟里,梁峁间,林草繁茂,绿浪翻滚。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区西部较大的天然次生林区,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2003年成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曾经林深草茂,鸟兽出没。但后来由于过度放牧,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植物种类急剧减少,常见的野生动物也了无踪迹。从2000年开始,实行围封禁牧。
经过14年的封山育林和林场职工的人工种植,座座荒山被“唤醒”了。现在保护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万亩,网围封育36万亩,中幼林抚育2万亩。森林覆被率由过去的22.7%上升到46.2%,核心区森林覆被率达到67%。登上海拔2322米处的大桦背之巅远眺,山峦叠嶂,白桦成林,灌木葱葱,鸟语虫鸣。
绕过白桦林,穿过灌木丛,徒步走进清水沟,这里溪流潺潺,绿草如茵,硕大的花岗石形成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可以说是树在石中生,石在树中藏。沿路,一处处成熟的野果挂满枝头,一颗颗小油松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乌拉山林场副厂长张胜利说:“松树种子落地入土长出小树是很不容易的,它由种子本身的质量、落入土层的厚度、适宜的气候等诸多因素决定,这说明植物自我生长的环境已经恢复。”(记者 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