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呼和浩特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加快实施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改革。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已经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管理。调整国有布局和结构,加大国有资本对支柱性产业和关键性、公益性领域的投入。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等,建立了结构合理、水平适当、管理规范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机制和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用工制度。出台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在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作用的基础上,又安排1.5亿元资金,设立全市扶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产业基金,用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全面启动了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在注册资本认缴等级制、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等6个方面做了调整,改革效果最为明显,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办理企业名称核准7932件,同比增长89.7%;新增注册企业5153户,同比增长114.4%;新增注册资金总额199.88亿元,同比增长201%。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成立了全市财政管理委员会,规范重大资金使用。与此同时,健全了全市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建立健全了科技创新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将市级264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到92项。
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是改革重点之一。目前编制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已形成初稿,今年重点加大了对“十个全覆盖”和旗县重要公路的投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修改完善了《呼和浩特市户籍管理办法》相关条款,中心城区放开本市户籍限制,其他城镇全面放开户籍限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人口规模化进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动城市优质教育、卫生资源向农村覆盖,鼓励优秀教师下乡支教,实行乡村医生培养、巡诊补贴制度等。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我市加大了水环境治理,全面实施“引黄入呼”二期及分质供水工程,下大力气对市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加大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方案(2013—2017年)》,形成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快推进“气化呼和浩特”工程。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深化全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大园林”建设管理格局。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对重点污染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并结合产业布局调整逐步对其进行搬迁。
与此同时,我市电力市场改革也在积极推进,目前,我市有10户企业纳入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系统,今年1—6月参与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发电量19.04亿千瓦时,占蒙西电网市场份额的6.35%。(首席记者 海珍 记者 崔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