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东河区河东镇毛凤章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外来人口相对集中。近年来,该村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推进城中村改造、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繁荣的思路,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该村先后获得自治区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包头市大学生村官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为改变经济落后状况,村“两委”大胆尝试,创造性地走出一条自主拆迁、自我安置、滚动发展的新路子。2013年,经全体村民表决,该村开始整体改造。一期工程建成4栋、228套、2.8万平方米的村民安置楼,投资50多万元在休闲广场修建40米长的仿古长廊、喷水假山、浮雕壁画等景观。二期工程建楼8栋,包括商住楼、村委会办公楼、商铺和幼儿园等,11月底即可入住。三期项目计划占地55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商住楼今年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后,将极大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为村民的增收创效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该村每年对剩余劳动力情况进行摸底,结合用工单位需求,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就业能力。目前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82%。此外,村“两委”用足、用好市、区两级优惠扶持政策,通过组织发动群众,鼓励民营,撬动民资,推动全村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道路。全村现有规模化养猪户8户,生猪存栏数达1500头以上,规模化养鸡户4户,存栏数达4万只以上。
该村投资30万元修筑300米长、6米宽的入村水泥路,增设路灯29盏;投资50多万元购置净化水设备,打120米深水井1眼,为600余户村民提供了直饮水;铺设400多米下水管道;集中修建了河槽围墙和旧货市场围档,购置了37个垃圾箱,聘请专职保洁人员负责卫生清扫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从2012年起,每年拿出35万元为50岁以上村民发放生活补贴,2013年又将40岁以上村民纳入发放范围;每年组织60岁以上村民外出旅游,对于行走不便的村民,指派专人全程陪护;每逢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村“两委”入户走访慰问,为困难群众送去米、面、油或购物卡;对考入大专以上院校的村民子弟,每人奖励1至3千元。今年还建起博爱基金,专门用于困难家庭和患重大疾病村民的临时救助。此外,该村依托村服务中心,免费提供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缴纳日常生活费用和房屋租赁等服务,配备专人实行全程代办,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记者 宋阿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