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中旗在加快中蒙双边贸易的同时,先后累计投入11478万元对蒙古国基础建设项目进行援建。投资3000万元援建了南戈壁省政府大楼,投资918万元援建了蒙古国海关、国检楼和边检营房,投资260万元援建了蒙古国热电厂,投资7000多万元修建了甘其毛都口岸至塔本陶勒盖煤矿运煤专线。投资200万元帮助蒙方完善了水、电、道路、通道查验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了蒙古国通关条件,实现了双边口岸同步提速。先后投资100万元用于对蒙古国文艺演出、医疗服务等项目。同时,国内投资3.7亿元实施了220KV跨境输变电工程,并于2012年10月份开始向奥云陶勒盖铜金矿供电,从根本上满足了蒙方铜金矿的用电需求。
“中国医疗队不仅为我们看病,还为我们免费提供药品,感谢中国医生对我们的关心。”蒙古国67岁的老牧民葛根拿到免费赠送的药品后说。
近年来,乌拉特中旗多次组织医护人员赴蒙古国南戈壁省汗博格德县为当地牧民进行义诊。在义诊活动中,先后对1500多人进行免费诊疗,并发放健康宣传单3000余份。2005年以来,乌拉特中旗与汗博格德县缔结为国际友好旗县,无偿为当地900多牧民进行了检查,免除费用8万余元,并为许多蒙古国群众确诊了多年的疑难病症。乌拉特中旗医务人员精湛的医疗技术得到了更多人的信任,慕名而来的外籍患者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本着凸显“草原同根,中蒙共荣,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主题,近年来,乌拉特中旗不断加强与蒙方文化交流,在各类大型文体活动方面,积极邀请蒙方的文艺团体来乌拉特中旗进行演出,旗乌兰牧骑作为友好使者,也曾多次远赴蒙古国南戈壁省进行交流演出,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有32名蒙古国小留学生在甘其毛都学校就读,甘其毛都学校也因此成了一所国际学校。近年来,随着甘其毛都口岸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蒙古国家长把子女送到甘其毛都学校留学。为了让留学生们安心学习,学校不仅免除了他们的学杂费用,还免费提供食宿。
大开放带来大发展,大发展带来大效益。目前,甘其毛都口岸中蒙边境贸易大幅增长,日均过货量突破6万吨,过煤车辆由2004年的20辆发展到近8500辆,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030万吨,完成贸易额300多亿元人民币;出入境人员180余万人次;出入境车辆90万余辆次。2011、2012年进出口贸易量两次突破1000万吨,跃居内蒙古公路口岸进出口贸易量之首,成为自治区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和仅次于满洲里口岸的综合口岸。
甘其毛都口岸的繁荣与发展,拉动了当地相关产业,为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该口岸已成为自治区对蒙陆桥经济重要的黄金通道,中国“脊背”上的国际边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