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兴安盟:梳理问题2722个 8成多已经解决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兴安盟立足自身实际,立学立改、立查立改,立足当前抓整改落实,着眼长远建章立制,做到解决一个问题、总结一条经验、把握一个规律、健全一项机制,使改进作风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正能量得到持续释放。
该盟通过各种渠道征求梳理出2722个问题,目前已解决2221个,对暂时不能解决的220个问题纳入“两方案一计划”,逐步创造条件加以解决。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确定13个方面50个专项整治项目,重拳整治庸懒散拖、吃拿卡要、与民争利、不担当、不作为、破坏发展环境等行为。目前,县处级以上单位减少会议182个、减少文件4089个、减少评比表彰活动7项;清理超标公务用车335辆、腾退办公用房6.3万平方米,“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7%;开展专项督查4次,明察暗访161次,发现并纠正问题179个;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检查57次,通报单位72个、涉及干部79人,处理19人。
着力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经过两批取消、下放和调整,盟本级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从年初的265项减至39项,削减幅度达86%;查处办事刁难群众典型案例27例、32人,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7个,涉案金额18.8万元,取消收费、罚款项目23个,查处不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征地拆迁补偿款、侵占挪用各种补助资金问题22个、180余万元;查纠城乡低保错保漏保4029人,查纠违规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保障性住房103人,查处落实惠民政策优亲厚友、以权谋私问题10个。
该盟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确保3年棚改任务2年完成;多方筹措资金,全力实施“十个全覆盖”、发放1吨暖心煤、为每个低保家庭大学生每年发放1万元就学补助、为每个“零就业家庭”至少解决1人就业等“四个一”民生工程,启动教师、环卫工人住宅园区建设和农村牧区校车工程;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对个体工商户实行零税赋、对小微企业实行2万元起征税收优惠政策;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累计投入7亿元,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开展结对帮扶城市困难家庭活动,为困难家庭捐款1740万元,解决就业就医等实际困难9500件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亿多元,一次性解决9700多人的合理诉求。
本着活动成果常态化、长效化原则,在制度建设上,既结合查摆出来的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办法,更注重承接好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制度规范。该盟配套制定盟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地区工作实施方案等13项制度。在建章立制上,强调搞好配套衔接,增强整体功能,确定了需要研究制定或修订制度7方面65项,力求无缝衔接、持续发力。该盟还清理规范法规文件,盟旗两级共废止626项、修订完善358项、新建立311项。 (卞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