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财富和公益的平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原标题:财富和公益的平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倡导互惠互利、共建共享、回馈反哺是我们营造和谐社会的基础。企业与企业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可凝聚人心、增强社会自我调节能力、弘扬正能量,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作为一个企业,不赚钱就没办法生存,只有把赚钱和做事结合在一起才能做更大的事。一个人有了百亿资产,活了100岁,却对社会对人类没有任何贡献,这样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自己曾经穷过苦过,现在富了,就想带着身边的老百姓一起富裕。所以我们的企业一直在致力于带领内蒙古沙区50万农牧民一起脱贫致富。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应该成为每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所追求的崇高境界。

  多年来,东达集团在各项公益事业中投入了3.2亿元资金,在当地筑桥5座、修路10条,并且不遗余力地帮助了很多贫困家庭与上不起学的孩子,在各种急难险困中捐钱捐物,甚至以低价卖掉3座煤矿用来补偿奶牛养殖户,因此损失10多个亿。

  在投身公益事业中,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靠单纯地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农牧民的脱贫问题,新农村建设不能只是盖房子,还要有产业支撑并有持久收入。为此,我们在投资3亿元实施了辐射库布齐沙漠周边300万亩沙柳基地项目后,又投资4亿元建设了年产10万立方米沙柳刨花板厂,从而带动了鄂尔多斯地区3个旗20多个乡镇的农牧民增收致富。此外,我们还帮助兴安盟、甘肃等地援建了多个獭兔养殖园区,投入了20多亿元的资金。

  2005年至今,我们在风水梁投资50亿元建设了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风水梁园区),把生存在环境恶劣地区的农牧民全部迁移到那里,让他们在生态链、产业链、产品链上谋生存、求发展,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现在园区内基本实现了“十个全覆盖”,沙柳、獭兔两大循环产业链上的28家企业为农牧民就业增收创造了优越条件。企业通过对獭兔养殖户实行保设施、保种兔、保饲料、保防疫、保销售的“五保”服务,吸引了4000多户农牧民集聚,其中有3000多户从事獭兔养殖,户均年纯收入达5—8万元,大户型超过了10万元。

  我们还发起成立了“东达公益基金”和“救助农村牧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促进会”,到现在已经成功救治了200多个患儿。

  以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为本质的公益事业是在倡导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类崇高美好的精神境界。这种发自内心的自愿救助过程,既是捐助者自觉的道德意识和美好境界的展现,也是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过程。所以,公益事业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实践形式,我们企业与企业家理应持久参与。(赵永亮 作者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董事长)

  相关新闻:

  内蒙古:呵护草根儿创业者

[责任编辑 李珍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