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刘国发 王峰 任东) “我们公司来工商部门服务窗口,感受最深的是工作人员态度很好,效率很高,我早上一来,申报冠自治区的企业名称,窗口马上就受理了,……”11月10日,包头市赵虎生先生到鄂尔多斯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对鄂尔多斯的投资环境很满意,对工商干部的热情服务赞不绝口。
降门槛
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鄂尔多斯市工商局通过放宽企业注册资本、住所(经营场所)和经营范围登记条件,有效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减轻了企业负担。仅免交企业验资报告一项,工商部门共为各类企业节约经营成本3000多万元。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使该市市场主体以日增近百户以上的速度增长。自3月1日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0036户,注册资本294.06亿元,新增就业人数48082人。其中,仅内资企业就登记3428户,注册资本211.1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86.40%和326.48%。
截至10月31日,鄂尔多斯市全市市场主体达到159506户,注册资本(金)达到5521.73亿元,从业人员481259人,分别同比增长6.11%、13.82%和10.49%。
清路障
为了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鄂尔多斯市工商局将现有9个行政审批项目通过合并、下放、调整、委托等方式缩减至3个,将所有审批环节从原有法定的15个工作日承诺至5个工作日内办结。同时,从11月5日起,东胜区工商分局牵头在东胜区实行了将涉及工商部门、质监部门和税务部门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这三个证件“三证合一”都体现在《营业执照》上,实现了多部门并联审批。此举,极大方便了企业经商,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成本。
改革以来,该市共办理企业增资登记872户,增资总额96.03亿元。
晒信用
自国务院颁布《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来,鄂尔多斯市工商局采取开辟媒体专栏、设置咨询专线、开通短信平台等多种方式宣传解读政策,并以“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为目标,从依靠传统的行政监管手段向注重运用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手段转变,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企业信用联动惩戒制度等,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息约束等手段,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实现社会协作共治。
截至11月4日,该市已有1001户企业向社会公示了2013年度报告,12888家企业办理了联络员备案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