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以项目建设增强全市发展后劲
内蒙古新闻网  14-11-21 11:41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年终岁尾,全市各处的建设工地逐渐进入冬歇,然而这并不意味我市的项目建设画上句号。就在上周五,市政府与部分韩国企业签订了“中韩创造经济合作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不仅为我市项目建设添上了冬日里的一把火,更告诉我们天气变冷但项目建设不能冷,越是年末,越要加大工作力度,为明年的发展储备后劲儿。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地狠抓项目建设,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困难,一片片工业园区办得有声有色,一批批涉及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物流商贸、信息技术的大项目、好项目纷纷开工建设,有的已经投入生产。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我市能够带动产业升级、填补产业空白的大项目依然较少,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工业产品依然屈指可数。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我市与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要紧贴国家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我市实际,继续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
  梳理我市的项目建设,各地区、各部门需要分门别类地加以推进。对有可能、有意向来我市的项目要紧盯紧跑,不放过任何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机会。对已经签约及正在建设的项目要逐一把脉,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审批等问题,确保项目在明年按时开工复工。对已经竣工的项目要加强调度,早日达产达效。同时对待老项目要充分挖掘潜力,鼓励其进行技术改造、研发产品,焕发新活力。
  在抓大项目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中小微型项目在带动就业、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还具有发展成为大项目、大企业、大品牌的潜力。各地应给予高度关注,出台切实措施为这些项目的成长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 张睿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