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敖汉旗农畜产品项目建设惠及百姓
内蒙古新闻网  14-11-21 17:31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算起来,我收购沙棘果已经有15年了,每年都能收100多吨,积攒到一车后,就给厂家打个电话,非常方便。一年也就辛苦2个多月,挣个3万多,比呆着强多了。”金厂沟梁镇四六地村四六地组村民张学惠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到。

  11月6日,在去该村的道路两侧,成熟的沙棘果压满枝头,频频向我们招手。敖汉旗是“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种植沙棘林达60多万亩,现年产沙棘果2万多吨。该旗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积极开发沙棘果。内蒙古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平均每斤2.5元的价格从当地百姓手中收购沙棘果,该旗农牧民仅这一项就人均增收210元。

  该村韩家庄组村民苏德文告诉我们,他采摘沙棘果已经快20年了,1994年每斤沙棘果0.3元,如今平均每斤2.5元。冬天闲着也是闲着,抓弄几个零花钱。每年都卖个4000多斤,虽然经常被沙棘刺扎,但一看到挣到手的钱,被扎的地方马上就不疼了。

  为使百姓的钱包更加富足,该旗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全球500佳”、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两张世界名片,把农牧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推动农畜产品项目建设,让越来越多的百姓从中受益。

  11月7日,在敖汉远古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雪饼生产车间看到,利用小米原料经过蒸炼、整型、三次烘干、膨化、喷油、喷糖、包装等工序后,香甜脆口的雪饼成品出现在我们眼前。该公司技术负责人吴刚说,今年公司投资6800万元,新建了年生产能力为14000吨杂粮及6000吨休闲食品加工项目,糙米卷、雪饼及仙贝、杂粮面条三条生产线已经进入生产阶段。下一步,公司将全力打造以小米为主的“八千粟”牌杂粮深加工系列产品,向品牌要效益。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利用3万多亩基地,带动1万多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不管怎么说,今年都赚钱了。40多亩山坡地租给了远古公司,不费本不费力每年就到手2万多元,还解放出了2个劳动力。打打零工,干点零活,轻松又拿2万多元,够我们老两口花的了。山坡地靠天吃饭,咋也没把握,好的年头也就整个300多元。”兴隆洼镇大窝铺村兴隆沟组村民宗海玉乐呵呵地说。

  该旗不仅在农业项目上做文章,还在畜产品上建设惠农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内蒙古阜信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生猪、牛羊、禽类三个加工车间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正在进行调试。公司经理徐锦信心满满的告诉我们,项目设计生产猪肉熟食品2万吨,销售白条猪40万头,完成国家储备肉3000吨,冷冻库容量2万吨。明年还将建设5万立方米的瓜果、蔬菜保鲜库,4000平方米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这两个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安置500余人就业,带动1万多农牧户走上致富路。

  在新惠镇康家店村二组养猪户杨德忠的家里,记者看到茶几上摆放着《猪病防治手册》、《生态养猪的优质高效模式》等书籍,光记录本他就记了3本。因为防疫原因,我们通过监控看到大棚里的猪有的在进食,有的在饮水,有的在休息,最热闹的是那些猪仔,它们相互追逐、嬉戏、打闹,尽情享受冬日的温暖。

  杨德忠告诉我们,他从2006年开始养猪,投入80多万元建了2个棚,每个棚960平方米,采用生态养猪法,棚内建有发酵床,猪的排泄物流入发酵床里,被“生物素一号”分解,棚内无异味,猪吃得香,长膘快。不过就是生长期长,最快也得10个月出栏,但销路不愁。平均下来一年出栏400多头育肥猪,1100多头仔猪,毛收入在50万元左右。

  “这3家农畜产品项目全部落户在园区,并且这3家都是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7家,其中农畜产品加工项目企业15家。截止10月末,农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27.5亿元,实现利税9980万元。这些惠农项目发展势头强劲,可以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新惠工业园区办主任陶国红说。(通讯员 姚井东  左志然)

[责任编辑 张睿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