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12月起至今,全球皮毛原材料价格已经下降30%至40%。全球最大的皮草拍卖行哥本哈根拍卖行总裁托本·尼尔森认为,中国的皮草泡沫2014年开始破裂。原来每条600元人民币的貂皮,如今跌到300元人民币。
从我国最大的皮草专业市场海宁传递的信息也是跌跌不休:今冬裘皮价格比去年同期普降20%。
而在我区,记者采访的几家市场,发现皮草价格确实亲民了许多。在金天帝海宁皮草城,某品牌的貂皮短款上衣促销价是5000多元。而集宁几大国内知名品牌纷纷亮出了2.8折和2.5折的折扣。辛集皮革城的中长款貂皮大衣,普遍在1.2万~1.8万之间。而皮草小配件,如貂毛围领,从去年的180元跌到了今年的100元。拼貂的大衣3000多元就能买到。但是这样的低价,消费者并不买账,商家仍然卖得异常艰难。“去年一天少说也能卖个大几件,今年经常连续几天不开张。”集宁一商户告诉记者。
关于即使降价,消费者也不埋单的状况,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国家反腐力度加大,使一部分送礼的消费消失了;消费者买这些价格昂贵的物品时,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总觉得刚上市的裘皮就这么便宜,再等段时间商家促销可能还有降价空间;最主要的是全球经济发展放缓,老百姓捂紧口袋,不消费了。”
一位时髦女士这样说:“不是国际一流品牌的皮草,穿起来像个熊,不美。国际品牌的又十多万,买不起。”
一位慈悲为怀的女士说:“不仅我不会穿,我也禁止身边亲朋好友穿,一件貂皮流淌着几十只小生命的血。没有交易,就没有杀戮。”
【未来】要发展要转型要完善
在集宁国际皮革城,记者看到很多地方矗立着电子商务的宣传,据徐树峰介绍,他们是从2013年开始尝试做电子商务的,去年电子商务的销售额是800万元左右。这个数据应该说很不理想,分析原因,徐树峰认为是集宁没有制革厂家,发展电子商务不占货源优势。
上世纪60年代,集宁地区的皮件加工与销售就已经有了雏形;90年代初,集宁“皮件一条街”有着别样的热闹。20多年前,集宁“熊猫”牌皮衣领跑了全国皮件业。然而,时值今日,集宁却没有几家像样的皮革加工企业。内蒙古每年生产原皮1800多万张,集宁国际皮草城的货源却来自江浙、广东等地。
目前,集宁区有300多户小皮件加工企业,2万多名加工工人,但是这些企业只能加工皮手套、皮拖鞋等简单的产品,原皮深加工极为乏力。
集宁区有关领导对未来有这样的展望:形成一个毛皮动物养殖、毛皮制革、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展示仓储、成品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吸引外来企业和人才,共同铸造草原皮都。
这个对我区来说意义非凡的宏愿,如何实现,我们拭目以待。这次“冰桶挑战”,几家商场如何平安冲关,我们也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