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巴林右旗:巴林草原宏图起 蓄势腾飞正当时
 

  点滴民生事 枝叶总关情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学有所教、住有所居……这些夙愿在巴林大地上变成一幕幕真切可感的生活场景。年初以来,巴林右旗在保民生工作上加大投入,截至9月末,对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达10.0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3.4%。一笔笔“真金白银”,承载的是沉甸甸的“民生分量”。

  巴林右旗以群众关心、急需解决的“家常事儿”为切入点,将好事办到了农牧民的“心坎上”。斥资近亿元,对大板镇区道路及市政设施进行了完善升级。同时,在农村牧区新建5条61.4公里通村油路,实施嘎查村街路硬化工程110公里,改造危桥2座;对全旗县乡公路的169座涵洞、44座桥梁进行专项安全检查,确保县乡公路通行安全。推行农村客运班线客车公交化运营;以大板镇为中心,半径50公里以内的班线客车实行农村班线客车公交化运营管理,玛拉沁、德日苏、巴彦塔拉等嘎查村7000多农牧民直接受益。

  该旗2014年新建镇区幼儿园、农村牧区幼儿园,实施5个教育园区扫尾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今年秋季起,该旗公办蒙古语授课幼儿园落实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近1200名蒙古族幼儿享受“免费教育”。同时,启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和就业社保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实施15个苏木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效,16所苏木镇卫生院和95所嘎查村卫生室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价销售。

  巴林右旗年初以来,多措并举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投入5608万元建设廉租住房,可解决281户低保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投入4000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404户;投入550万元,对23栋老旧楼房进行改造。该旗在2014年加强基层敬老院建设,全旗敬老院已达到9所,共有床位340个,入住323人;床位利用率达到95%。

  服务直通车 筑起连心桥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巴林右旗通过“四三二”服务举措,促进了便民服务的全覆盖、优质化和零距离。

  健全四级网络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旗、苏木(镇)两级分别设置政务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嘎查村普遍设置便民服务站,落实嘎查村干部坐班制,确保群众有事时找得到人、办得成事;在独贵龙普遍设置民情信息采集点,认真做好群众服务需求的采集和上报,从而构建起了以旗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苏木(镇)便民服务大厅为主体、嘎查(村)便民服务站为基点、独贵龙(村民小组)信息采集点为延伸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

  细化3种方式实现便民服务更贴心。该旗通过“一站式”办公、开通便民服务直通车、“保姆式”代办服务等方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旗政务服务中心和苏木镇便民服务大厅实施“一站式”办公,群众到服务大厅可将办理事项一次办结,提高办事效率,不让群众多跑冤枉路。该旗各苏木镇全部开通便民服务直通车,变“群众上机关找干部办事”为“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全旗9个苏木镇共规划便民服务直通车服务路线36条,配置便民服务直通车13辆,截至目前,服务车开展巡回服务785台次,为群众办理事项2607件。对便民服务直通车不能即时办理的事项,全面落实苏木镇、嘎查村两级干部代办制。

  完善两大机制提升群众满意度。全旗各苏木镇成立便民服务“直通车”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挂帅亲自抓,确保信息采集、工作流转、限时办结、情况反馈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将“便民服务直通车”工程建设纳入年度实绩目标,进行重点考核。

  便民服务举措的出台,正是巴林右旗各级党政机关把群众放在心上的有力表现,在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该旗本着“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杜绝“四风”问题反弹,让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惠及群众,造福群众。该旗对整改落实工作制定了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向社会公开,受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实行销号管理,逐项逐条监督落实。实施了87项整改任务,其中50项整改任务已全部做到即知即改、严格执行;对需要不断改进、年底前或近1—2年完成的37项任务正在进行整改。开展了16个方面60项“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目前已完成58项,其余2项正在落实。

  草原显魅力 盛开文明花

  钟灵毓秀地,征程唱大风。在历史的巨轮上,巴林右旗乘风破浪,高歌猛进,文化、精神文明建设花红果硕,各项事业欣欣向荣,正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貌追求卓越、勇立潮头。该旗被国家文化部先后评为“中国格斯尔文化之乡”、“中国好来宝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7月21日,该旗成功举办了以“魅力草原 吉祥巴林”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那达慕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巴林石文化节,与此同时,巴林石精品展、雕艺大师作品展、篆刻大师作品展、八省区首届“乌斯夫宝音杯”蒙古语好来宝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第五届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蒙文书法获奖作者作品展、香港美术家协会首届书画名家作品展给那达慕大会增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巴林右旗秀丽的草原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为全旗人民贡献了一场文化盛宴。

  “诚信巴林”筑诚信,“文明巴林”显文明。弘扬文明在巴林右旗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全旗有十星级文明户近400户、文明信用户近2000户,文明生态村(嘎查)试点17个,占全旗嘎查村总数的近11%。今年,有11户家庭获得巴林右旗“最美家庭”称号,31户家庭获得全旗“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1户家庭获得赤峰市“最美家庭”称号,31户家庭获得赤峰市“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同时利用道德讲堂、电视、网络、微信等各种媒体开展“最美家庭”宣传活动,现已制作并发放各类活动及事迹光盘120余张,开展事迹展播宣传7次。自“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以来,全旗已有131个妇女之家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寻找活动,各级妇女之家已成立志愿服务队17支,志愿者128人,开展邻里志愿服务31次,服务弱势老人儿童713人次。在第十五届中国巴林石节召开之际,开展了第五届广场文化月活动,7场文艺演出为全旗群众奉上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李景生 于栋玲 麻国栋)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明年就达产
技能培训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