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建成新型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发展定位的提出,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我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效益显著,煤制甲醇可增值约4倍,煤制油可增值8~12倍;煤炭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平均比单纯输出煤和电增值6~10倍。
自治区发展新型煤化工,走依煤而电、依煤而化、依煤而冶的道路,着力打造煤化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有利于从发展基础化工原料向发展高新化工产品转变,从规模化发展初级化工产品向发展高附加值的高端化工产品转变,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有利于尽快形成煤炭资源梯级开发、梯级利用格局,推动全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重点建设60个产业集群,其中化学工业产业集群14个,占23.3%。由此,未来的内蒙古必将迅速形成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为主的国家示范工程新型煤化工产业集群,构建起更加成熟稳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为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提供更为坚强的保障。
从发展重点看,“十二五”期间,自治区煤化工在抓好已经建成投产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项目技术攻关、工艺设备改进优化、达产达标工作的同时,重点推进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等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产业化进程,做大新型煤化工总量,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煤—电—煤制油—煤制油深加工、煤制甲醇—甲醇燃料—甲醇下游产品及其精细化学品、煤—电—电石及其下游产品等煤化工产业链和集群。积极引导、推进、优化工艺路线,发展煤基多联产,促进化工生产、能源转化和其它产业相结合,逐步形成“煤电化一体化”“煤化电冶一体化”等煤化工多联产产业体系。
自治区立足煤炭资源优势,在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国家示范工程产业化,不断完善现有示范技术装备,切实抓好二代煤化工示范项目,为国家煤化工产业发展做好示范。
“我区建成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主要有三方面利好因素。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增,传统煤炭供应基地的枯竭与开采成本提高,拥有庞大煤炭储量的内蒙古特别是蒙西地区将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煤炭供应的主角,这为我区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其次,我区努力在煤炭深加工方面做大文章,积极推动了煤化工产业发展。第三,我区已经率先建起了一批国家煤化工示范工程,为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工艺积累了经验。”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工业与信息化研究处处长赵云平说,“因此,下一步必须要在现有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做到规模要大、技术要新、产业要全,真正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