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微博
Qzone
【活力内蒙古】生态科技:内蒙古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密码
内蒙古新闻网  14-11-21 09:44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原标题:生态科技:内蒙古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密码

  在祖国正北方,内蒙古拥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戈壁等多种自然景观,是人们向往的胜地。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全区各族人民在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在实施“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大战略中,王建军不忘匹夫之责,他潜心生态科技研发,拥有20项发明和实用新型技术国家专利,用生态工程绿化技术助力美丽与发展双赢,为建设美丽内蒙古贡献力量。

  来自大自然的灵感

  屈指一算,王建军已经有14年生态环境治理的经历。他是龙鳞·生态工程绿化技术的研发者、践行者和倡导者。

  王建军的家乡在乌拉特草原上。“可以说,我从学生时代到现在,一直没有脱离生态保护战线……”王建军呵呵一笑,他读书是在农牧学校,工作是在畜牧局、科技局,下海是从事生态治理工程。

  我们生活在一个阵痛的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撞击着脆弱的生态神经,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

  王建军时常陷入深深的思考:“如何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何给子孙留下一笔生态遗产?如何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王建军是一个有心人!前些年,他与友人一起前往湖南郴州国家级地质公园游玩。当大家沉醉于美轮美奂的景色时,王建军却被溶洞“水滴石穿”的景象震惊了:溶洞湿润,凝聚成水滴跌落,千百年的撞击,石板形成盆状的凹槽,蓄积着水。石板层层延伸,皆被“水滴石穿”,因落差犹如天然梯田……

  “这不就是天然的生态护坡技术吗?”王建军怦然心动,他兴奋地举起相机,拍下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王建军日夜钻研,并赶制出模具。他跑到沙梁村,在蔬菜大棚的土墙上进行实验。经过反复上百次的试验,王建军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终于取得初步成功!

  “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生物群落原理和工程力学原理,采用特制模板在边坡上现场浇筑护坡网格,坡内加设锚杆,形成整齐一致的鱼鳞坑型立体网格系统稳定坡面,并在网格内种植抗逆性植物,达到边坡防护、蓄积雨水、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新型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王建军说。

  为了推广生态工程绿化技术,王建军注册成立了内蒙古山水绿景生态建设有限公司。仅半年时间,公司被自治区科技厅命名为民营科技企业。“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主要用于公路、铁路、矿山、山体、河道、湖岸、渠坝和城市边坡的生态防护、植被修复,可以有效防止区域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王建军说。

  王建军信心十足,并在乌海千里山工业园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绿化、乌海巴音赛河岸坡生态防护、景观绿化、伊泰集团办公区边坡绿化、神东煤炭集团公路边坡绿化、北京延庆水土保持科技园等工程中一展身手。

  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被纳入水利部中国水土保持科普基地进行研究示范,并列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编发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指南》,同时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在边坡生态防护、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领域是一项原创专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贺康宁眼里,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是生态修复工程的先驱性产品,并建议“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质结构和生态治理现状,因地制宜研发系列产品”。

  致力于“海绵城市”建设

王建军向劳赫皮特讲解生态工程技术

  远古,人们从大自然中而来,围城而居。现今,人们从城市中蜗居,向往大自然。现实中,我们放飞的梦想总有羁绊——川流不息的车辆,停车位争夺着最后一片绿地;浪漫休闲的脚步,体验着水泥地砖的坚硬;不速而至的倾盆大雨,城市汪洋困阻出行的脚步……

  2014年10月18日,在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掷地有声:“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既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又补充地下水,一举多得。”国家在多部法规里也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增加绿地、沙石地面、可渗透路面和自然地面对雨水的滞渗能力,利用建筑物、停车场、广场、道路等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削减雨水径流,提高城镇内涝防治能力。

  王建军研发的生态植草地坪技术,正顺应了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发展趋势!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