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巴彦淖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五原县大量葵花子滞销 农民急盼收购商
内蒙古新闻网  14-12-05 10:4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今年是丰收年,可是丰收的葵花子却卖不出去,没有钱,银行贷款还不了,还得承担高利息,这可咋办呀!”连日来,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不少农民向本报反映,丰收的葵花子除刚开始有零星交易出售外,这段时间一直无人问津,几乎处于滞销状态,他们担心,如果没有人来收购的话,只能眼巴巴地瞅着好端端的东西烂在手里了……

  12月1日,记者来到五原县天吉泰镇复丰村。在复丰村5社,正赶上七八位村民在一家小卖部里商量卖葵花子的事。他们说,到目前社里滞销的葵花子约10万斤,占总产量不足5%,绝大部分都积压在农民手上。“100多亩葵花,光投入就达六七万,大部分都是贷款的,至今一斤没卖掉,银行又催着还贷款。到期还不上贷款,那还得给银行

  不少利息,这能急死人!”村民白三话罢,不住地唉声叹气。

  从复丰村出来再向东行驶约20公里,记者来到天吉泰镇金华村,由于该村紧邻黄河,农民在河滩地上种植了大量葵花。村民柴树枝对记者说:“我们这里就依赖河滩地,我今年地里产了8万多斤葵花子,起初由于地多,只顾往回收割,没顾上卖,到后来价格跌了,又没舍得卖,到现在干脆贵贱没人收,想卖也卖不掉了。”

  12月2日,记者在中国最大的葵花子集散地———五原县鸿鼎农贸市场看到,几乎所有商户都关门歇业,全然没有往年这个季节机器轰鸣、车水马龙的交易场面。只有四五家商铺开着门,有人往停在门前的卡车上装货,记者上前询问今年的葵花子行情,一位商户对记者说:“葵花子干脆出不

  动,没货主,我们也不敢收购,这是我以前收下的,为减少损失,赔钱也得卖,这还是托了一个关系好的南方生意伙伴调走的。”

  据复丰村会计白三旺介绍,像复丰村一样,今年五原县沿黄各村镇大部分农民丰收的葵花子到目前卖掉的不足10%,其余的都积压在了农民手里。

  记者调查了解到,今年河套地区特别是沿黄各村镇种植的葵花喜获丰收,平均亩产比去年增加50公斤左右,基本达到每亩250公斤,丰产了,但未见增收。农民将大量葵花子堆放在简易库房内,还有的没地方储存,干脆堆放在晾晒场上,自然折损不必说,而且相当一部分农民种地的钱都是从银行贷的款。目前,他们面临的是一头葵花子卖不出去,另一头贷款紧逼的两难境地。

  12月3日,天吉泰镇镇长靳东对记者说,镇里了解到农民葵花子卖难这一情况后非常着急,他们正积极帮助农民想办法,打通各类信息渠道,吸引外地货主前来购买,帮助农民解决燃眉之急。当日,就部分村镇葵花子卖难问题,五原县农业局局长张玉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这种形势,五原县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与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取得联系,尽快通过该交易所电子交易平台进行贸易。另外,在五原县工业园区已经建成的葵花市场12月10日左右投入运营,到时势必会吸引四面八方的葵花子客商来投资做生意,农民葵花子卖难问题将有望得到缓解。再就是,由政府部门出面协调银信部门,争取在还清利息的基础上,延长农民贷款期限,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渡过难关。(记者 白忠义))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扎兰屯吊桥冬之美
首台火车票自动售...
“网络安全”进万家
海拉尔冬季自产蔬...
再见,战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走上公益岗位
微心愿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