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林西县:让法治阳光润泽每一个角落
内蒙古新闻网  14-12-22 11:26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这个项目再盈利也不能要!”近日,一个投资上亿元的金属冶炼项目,有意落户林西工业园区,经过几次合法性论证,因其高耗能、高污染而被林西县委、政府坚决劝阻。林西县不为眼前利益所动,在招商引资的决策中已由“合不合算”向“合不合法”转变。
  作为赤峰市第一批法治旗县区试点县,林西县提出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快依法治县进程”的战略目标,通过《中共林西县委关于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林西的决定》和《法治林西建设纲要》,在自治区率先启动法治县创建活动。创新普法宣传,解决百姓困难,让法治成果惠普百姓,逐步形成社会治安好、发展环境好、社会救助好、公共事业好和群众满意的“四好一满意”的法治林西品牌。2010年,林西县荣获首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现在可不是那时候了,俺们这些农民也需要懂法,多知道点法律知识,出门打工的时候都觉得心里踏实。”12月12日,在五十家子镇农民学校听法制讲座的五十家子村村民王清民拿着普法宣传册,脸上挂着憨憨的笑容。
  在林西,“普法大篷车”、“法制大讲堂”、“法治广场”、“法治书画展”已成为法治宣传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每个普法宣传月、周、日流动开展宣传讲播。该县司法局专门配备了宣传车,开展“春耕法律十相送”、“法律进三户”(种植户、养殖户、个体工商户)、 “法律进农村生产经营合作社”等活动,涉及全县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今年1至11月份,共开展法律赶大集、法制文艺演出64场次,发放法律科普等书籍5万册,散发宣传单、宣传画10万余张。林西时讯、林西电视台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开辟法治专栏,宣传普法知识,刊播法律故事。在林西县松漠广场、网球体育公园、十字街头等人口密集的地方添设了大型电子屏幕、展板墙6处。建设了专门的展览室、图书室,在车站、公园、执法机关添置了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电子设备,使公民在法和文化交融发展的氛围中感知到处处有法,做到人人学法、时时守法。
  拿着被某铁选厂矿业公司拖欠的26万余元工资,家住新城子镇哈玛吐村的王海林不无感慨地说:“有了司法惠民的好政策,有了为民撑腰的好政府,我们才能讨回这血汗钱啊。”2009年,王海林和18位工友同到林西某铁选厂打工,由于经营不善选厂倒闭,老板失去联系。新城子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利用物品抵押拍卖等方式帮助其追回工资25.86万元。
  2014年7月,林西县城南街道铜都社区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创了赤峰地区法律服务进社区、村组的先例。同时,该县还开通了“法治三维绿色通道”暨“农民工、再就业职工、弱势群体维权绿色通道”。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工维权和法律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林西县法院在全院形成涉及农民工维权案件的立案、审判、执行三条快速通道,并与司法局人民调解相衔接;司法局在乡镇、街道、村和社区、企业、单位建立人民调解庭;县公安局设立“农民工维权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为维权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司法局与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在各乡镇、街道组建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工作站,组织开展专项行动,解决各种纠纷1600多起,办理涉农法律援助案件225件,帮助1200多名农民工讨回拖欠工资420多万元。
  目前,该县城镇社区网格化安全管理已划分20个片区,120多个网格,70多家单位划入管理网络,全县保安进村的覆盖面已达70%。县内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创建各类学法基地189处,全县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教师、乡村干部的法治综合培训率达到100%。
  在推进法治林西建设的进程中,该县重点实施创建便民服务型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惠民核心工程,搭建群众满意型司法平台,开辟利民公开型执法窗口,建设民主法治型契约社村,建立矛盾纠纷、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协调衔接的快速反应机制等十项法治惠民措施,真心实意为百姓做实事,让法治阳光普照林西大地,润泽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 张睿 ]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特警巡逻 备战春运
塔韩线色连集运站...
天冷健身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地足球
再现经典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