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农民郭钱换和他的“农耕博物馆”粮票邮票啥都有
内蒙古新闻网  14-12-22 14:41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日报  
 

  郭钱换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收集整理过去的书刊、报纸、邮票、布票、粮票、户口、毛主席像章、毛泽东选集及当时和人们生活有关的东西。直到今年展现给人们,暂且叫它农耕博物馆,人们看到这些可以了解当时的生产生活。前来参观的人有来自周边5公里左右的老人、妇女、儿童、学生及党员群众。

  冬天的农村,虽然没有夏天的绿色,处处显得有些萧瑟,但在土右旗明沙淖乡五犋牛郭钱换文化大院里却热火朝天。院子里,几个年轻人在打乒乓球,虽然球技不高,但这热闹景象却感染了记者。进到屋里,虽然简陋,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不是民国时给人们分粮食用的斗吗,这些就是上世纪70年代人们在帽子上衣服上戴的毛主席像章吧……”几个来自附近村的中年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感慨着。记者挤到跟前,原来是陈列着一些民国以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曾经用过的农耕用具、布票、粮票等。

  提起这些,郭钱换便滔滔不绝了:“从十几年前,我就开始收集整理过去的书刊、报纸、邮票、布票、粮票、户口、毛主席像章、毛泽东选集及当时和人们生活有关的东西。直到今年我把这些展现给人们,暂且叫它农耕博物馆吧!人们看到这些可以充分了解我们当时的生产生活。每天前来参观的有来自周边5公里左右的人们,有老人、妇女、儿童、学生及党员群众等,尤其是娃娃们,对这些更感兴趣。”前来参观的一位来自明沙淖乡贺成全村的收藏爱好者赵明说,“这个农耕博物馆看是小,但是很值得我们看看。”

  郭钱换的农耕博物馆为他的文化大院又充实了新的文化内容。郭钱换文化大院创办于1982年,包括幼儿学前班、老年文体活动中心、农技学校、科普文化大院、道德讲堂、农家书屋。创办者郭钱换每年都要为敬老院及当地喜欢学习的困难群众免费赠送报刊图书,还不定期地到敬老院为老人们免费播放他们喜欢的二人台及地方戏等。并为明沙淖中心校的孩子们免费赠送图书,同时利用文化大院及农耕博物馆为当地群众进行“道德讲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今年又投资一万多元购买了多媒体影像,不定期为村民和敬老院的老人们放映电影,受到大家的欢迎。

  村民王五德说:“以前农闲时节没事干就打麻将,现在没事干就来文化大院,看看报纸,下下棋,挺不赖!”

[责任编辑 魏莉 ]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特警巡逻 备战春运
塔韩线色连集运站...
天冷健身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地足球
再现经典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