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辽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咱们合作社分红啦!”
 

  原标题:“咱们合作社分红啦!”

  “快走呀,今天咱们合作社分红啦!”12月16日早晨,科左后旗胜利农场维展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奔走相告。

  1.5万平方米的胜利农场维展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院内,袁师傅和其他3名工人早早就起来抱柴烧火、打扫卫生。“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必须把这许久没用的大会议室烧得热乎乎的,也象征着合作社的日子红红火火。”袁师傅说。

  社员们开着小汽车、三轮车,骑着摩托车、电动车,像过年赶集一样,成群结队地来到合作社。暖融融的大会议室里,大家伙嗑着瓜子儿、吃着糖块儿、喝着茶水儿、唠着家常,看着桌子上堆放着一捆捆的人民币,一张张朴实的面孔洋溢着喜悦。

  合作社的魏会计首先宣读了分红政策,理事长刘彦峰宣布:“维展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分红大会正式开始!”“哗”,会议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袁金成,3万5;李平,3万……社员们都按着点名顺序,领取自己的年终分红。

  41岁的社员袁金成,把家里的50亩地全都交给合作社来经营管理,这次分到了3.5万元的红利,和种地收入差不多。不用自己出工出力,没有任何风险,就分得这么多钱,真是怎么算都合算。说起加入合作社的好处,袁金成打开了话匣子:“以前种地就怕遭灾,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秋天粮食不进场院,心里就不托底儿。如今加入了合作社,不但种地不用自己忙活了,风险也都由合作社兜底儿,心里特别踏实。”

  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管理之后,袁金成一家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了“自由身”。他妻子在幼儿园打工,有一份稳定收入。他在霍林河矿区开车,月收入5000元。这样一来,家里又多了两份收入。“明年我还这么做。”袁金成一边数着钱,一边对记者说。

  “我着急回沈阳,能不能先把分红领了。”李平着急地说。

  “行,我看看你分多少钱。3万,先把李平家分红给了。”魏会计嘱咐着一旁的工作人员。

  李平和妻子把家里的43亩地交给合作社经营管理后,就去沈阳打工了。这次是接到合作社分红的通知,才赶回来开会的。

  “我觉得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挺合适的,比私下里买卖土地稳妥,既解放了家里的劳动力,又增加了收入。”领完钱,着急赶火车的李平匆匆离开了会场。

  “李宪刚,13万!”分红大会的高额分红出现了,社员们都投去了惊讶和羡慕的目光。

  “你得请大伙儿吃顿大餐啊。”“咱们农场的大‘土豪’诞生了”,社员们不禁调侃起来。

  为啥李宪刚家的分红这么多!原来,李宪刚不仅土地入了股,他家的收割机也入了社,他还在合作社里打工。李宪刚家5口人,以前自己种地,加上开着家里的收割机出去干点儿零活,一年顶多也就收入10万元左右,今年竟收入了13万元,用李宪刚的话说:“以前的耕种方式效率低,费时费力还拴人。给合作社打工,一样的从种到收,反而增加了收入。”

  胜利农场维展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10月,是一个以流转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推广先进经营种植模式并为社员提供托管经营服务、市场供求信息等全方位服务的专业化合作社。合作社采取社员以土地入股形式进行经营,给社员每亩保底分红700元,并将土地当年增产利润的50%返还给社员,承担风险的入股社员,按入股额度再进行二次分红。参加当日分红大会的都是以土地入股的社员,共计156户、分红219.5万元。(记者 郭洪申 通讯员 张宇曦)

[责任编辑 李珍 ]

镜头里的女代表委...
赏花灯
敬老红包
乔迁
舞起来扭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两会剪影】商国是有我
晒晒节水妙招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