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忙也要让你休息好
初见唐永刚的时候,他正想着回单位上班。作为磴口县公证处主任、司法局办公室主任,临近年底,手里的活儿多得数不过来。但是局领导却告诉他:“医院让你休息半个月,你可以多休息几天,单位再忙,也要让你休息好。”
单位为什么不让一名身在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上班?事情还得从2014年6月份说起……6月份的一天,正在忙碌着的唐永刚接到通知,说他与广东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初配成功,让他做好到北京做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准备。
2012年10月,唐永刚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行列,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捐献者。加入志愿者行列之初,他并没有想太多,就是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自己的付出能够挽救、延续另一个人的生命,自己的人生价值会增加“分值”。
接到通知后,他觉得应该先告诉妻子孙艳红一声。毕竟是要从骨髓里提取造血干细胞,万一有风险,也对不起自己的妻子。但是,怎么说呢?他先是从网络上查阅了大量关于捐赠造血干细胞的资料,然后,找到了巴彦淖尔市第一个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董轶。董轶拍拍唐永刚的肩膀,笑着说:“不复杂,也没风险,去吧。”
回到家,唐永刚告诉了妻子自己的决定。妻子半晌没有说话,唐永刚接着便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一一说给她,又看网上的新闻和图片,还讲了医学原理。详细了解了相关技术后,妻子说:“毕竟是救人,我不阻拦你,但是你一定要安安全全地回来。”
10月23日,唐永刚向单位请了假,来到北京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经过检测,唐永刚的高分辨检测结果与患者完全相合。医生告诉他,目前,全国造血干细胞的捐赠者也不到20万名,又鼓励他说:“国内造血干细胞提取技术已经十分先进,不会出现任何危险。”而后,还赞扬他“这是义举”。
10月24日到27日,医院为唐永刚连续注射了4天能够让静脉血管产生更多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剂。“注射动员剂时,身体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唐永刚和陪同自己到北京的朋友说。10月28日上午8点,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工作正式开始。唐永刚多少有点紧张。此前,他听说有些捐赠志愿者进入采集程序时,因为恐惧而临时变卦。他不想做这样的人,如果他拒绝了,那么,等待捐赠的人就有可能失去生命。
看着血液从左臂的静脉缓缓流进血细胞分离机,经过造血干细胞的提取,血液又经血细胞分离机,从右臂流入体内。这个过程,唐永刚除了有些疲惫外,并无其他感觉。这让他放下心来。这个程序进行了4个多小时,共提取了50毫升左右的造血干细胞。
采集完毕后,需要造血干细胞的医院打来电话,说患者还需要一定量的造血干细胞,希望能进行第二次采集。唐永刚同意了,“做好事儿就做到底吧”。10月29日,又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医院的工作人员带着1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飞往广东。
10月31日,唐永刚乘坐火车回到了五原县。相关部门和朋友们为他搞了一次隆重的欢迎仪式,人们纷纷称赞他的这一善举,说他是磴口县新时代的“勇士”。唐永刚有点不好意思:“我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却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这样的付出很值得。”
唐永刚的事迹很快在微信朋友圈里传播开来,他的孩子对他竖起大拇指:“爸爸,你真是英雄!”(记者 包牧仁 叶文畅 王国英 韩继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