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博物馆31日起免费开放 周二至周日可领票
内蒙古新闻网  14-12-30 10:4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原标题:呼和浩特博物馆31日起免费开放

  呼市地标性建筑内蒙古原博物馆现更名为呼和浩特博物馆,该博物馆经一年多的装修加固改造,工程现已完工,并将于12月31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装修改造后的呼和浩特博物馆究竟有哪些新变化?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博物馆探个究竟。

  装修以蒙元风格为主

  29日10时35分,呼和浩特博物馆内,1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挂皮画、调试灯光、打扫墙壁、摆放展品……

  呼和浩特博物馆副馆长武晓怡正在与3名讲解人员沟通交流,而讲解人员每人手里都拿着厚厚一沓材料,与摆放好的展品进行一一比对,熟读背诵。

  博物馆一楼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大理石屏风以及两侧摆放的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皮酒壶,屏风将一楼展厅分为南北两个。一楼展厅两侧的墙壁上,90%的皮雕皮画都已挂好,北侧展厅内的柜式展台内也已摆放好了蒙古族妇女的头饰和服饰。

  记者看到,灯饰主要采用蒙元的风格,其中有玉环式吊灯造型,也有凹进去的带有蒙古族纹饰的灯具造型。地面铺设黄白相间的大理石,中间有蒙古族纹饰祥云等造型。

  循眼望去,整个展厅金碧辉煌。

  呼和浩特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邢瑞明说,过去的博物馆装修风格已达不到现在人们的审美要求了,所以这次在保持原来大的格局情况下,又要在细节方面做得更加精美一些。

  武晓怡告诉记者,改造后的呼和浩特博物馆装修风格主要以蒙元风格为主,具体在细节方面有很多。比如灯具的造型是玉环型的,顶棚上、地面上和其它一些地方都有蒙古族的纹饰,材质也有很大不同。

  展品综合体现历史和民族文化

  邢瑞明表示,原来的公主府博物馆,在当时作为呼和浩特博物馆来说是一个专题馆址,展示的是一个宫廷建筑文化。在作为老内蒙古博物馆时,展示的是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现在作为呼和浩特博物馆,主要承载的是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文化,原来在公主府博物馆,受馆址的局限,可能综合性体现得较少,来了新馆后,将更多地综合性地展示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当初作为老内蒙古博物馆来使用时,展示的是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物,现在它作为呼和浩特博物馆,展示的是呼和浩特地区的一些历史,再加上一些我们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工艺品。”武晓怡说,现在的展品主要是呼和浩特博物馆所藏的文物和将军衙署所藏的呼和浩特地区的精品文物,一共是两家的文物,现在有400多件,但是现在还在布展中,一直在增减。

  记者了解到,呼和浩特博物馆共有3层,每层都有展品。一层展厅主要展示从我国最早发现的红山文化的玉器到清朝期间的玉器、鼻烟壶、宗教造像,服饰基本上为清代的蒙古族妇女服饰,头饰为察哈尔妇女和乌兰察布妇女头饰,墙两侧为内蒙古现代的皮雕皮画艺术品。二层展厅主要是陶瓷器和金属器。三层展厅将作为青城记忆,一个老照片的展区。

  将积极协调解决停车难问题

  呼和浩特博物馆坐落于呼市中心地区,位于新世纪广场的西侧,停车难问题可想而知。

  对于这个问题,武晓怡说,停车难是一个大问题。作为一个博物馆,没有一个停车场,是一个很大的弊端。目前,他们也正在和呼市政府积极协调,博物馆的停车问题,安全问题,都要和市政府作报告。由于呼和浩特博物馆正处于刚开馆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完善解决。

  每周二至周日市民可领票免费参观

  “原来的老内蒙古博物馆也是呼和浩特地区的地标性建筑,老呼市人的记忆,老百姓对其的感情很深,现在重新利用起来,再作为博物馆使用,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很高兴的,联想起来也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市民王晓飞说。

  记者采访得知,呼和浩特博物馆将于12月31日起对外开放,在元旦、春节期间向市民提供一次文化盛宴。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时到17时,市民可领票免费参观。周一闭馆。(记者 杜柏业)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新年诗会
护路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