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一艺术系大学生街头摆摊卖"夹馍" 信心十足
内蒙古新闻网  14-12-31 10:0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原标题:艺术系大学生街头摆摊卖“肉夹馍”

  任雪峰:“创业的过程很艰辛,可是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与诚信,就一定会有回报。”

  “肉夹馍姑娘”

  凌晨3时40分,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伴随着“锵!锵!”的劈柴声和锅灶上不断翻滚冒热气的炖肉,任雪峰开始了卖肉夹馍的一天。

  “肉的6元,素的5元,您要哪种?”对于放弃之前的工作选择卖肉夹馍创业,任雪峰觉得“虽辛苦,却踏实”。

  一栋老旧的楼房,打开其中5楼中户一扇已锈迹斑斑的防盗门,任雪峰就租住在这里。

  任雪峰1989年出生在托克托县。2013年秋天,从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任雪峰满怀憧憬在呼市开始找工作。因为刚毕业不久,又不想给家里增添负担,任雪峰与4个同伴合租了一间两居室的房子,每人每月租金250元。

  “因为大家刚毕业,手头都没钱,当时为找便宜的房子很费了一番周折。”安顿好住处不久,任雪峰根据自己所学的艺术专业,在一家画廊担任设计员。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在画廊每月1800元的收入,任雪峰觉得可以接受。但想到自己大学毕业后还未偿还的助学贷款,这个朴实的姑娘有些着急了。于是,在画廊工作的闲暇时间里,任雪峰开始琢磨怎样赚钱。由于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一些上班族在街边早点摊贩前排队买早点,任雪峰摆摊卖肉夹馍的“点子”应运而生。

  说干就干。在考察了一些早点摊贩的经营情况后,任雪峰从画廊辞职,开始自己创业。

  搬面粉、搬蜂窝煤、生火,这些在很多年轻人看起来“费力又笨重”的活,任雪峰一点儿也不含糊。

  “我11岁就开始学着炒菜、蒸馒头了,做肉夹馍虽然辛苦,但自己也可以应付得来。”提及自己为何选择卖肉夹馍,任雪峰说道。

  设想和现实

  在通过网络及农贸市场选购齐“家当”后,12月15日,任雪峰开始了自己第一次出摊。

  黄色棉袄,齐耳短发,以及三轮车玻璃上的“80后脆香肉夹馍”字样,使得站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门口摆摊的任雪峰很是显眼。可显眼归显眼,前来买肉夹馍的人并不是很多。但任雪峰并不灰心。

  “虽然第一天只卖出去5个,但只要有人买,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鼓励,一种认可。”

  任雪峰坦言,在开始卖肉夹馍前,她也设想过可能取得的利润。可真正付诸行动之后,才发现现实与当初的设想差距太大。

  “当初我曾观察过一位卖卷饼的商贩,他一天可以卖出近100个卷饼,按每个5元计算,一天的营业额可达500元,利润至少可以达到200元。但在我开始卖肉夹馍之后,最多的一天卖出21个肉夹馍,除去成本,只有50多元的利润。”虽然利润还没达到任雪峰的期望值,但她认为,只要有人认可,她的创业就有希望。

  对未来充满信心

  任雪峰平时卖肉夹馍时,除了对认可她的顾客表示感谢之外,还会询问顾客肉夹馍口感,找出存在的不足。

  “我前几天在海西街元和建材城附近摆摊时,一位顾客买了我的肉夹馍后表示,馍的口感有些僵硬,我收摊回家后,立即进行了整改。后来顾客再次反馈,馍不僵硬了,有了很大进步。有了顾客的表扬,我当时高兴得合不拢嘴。”任雪峰认为,只要顾客有建议,她就一定会虚心听取。在经过改进获得认可后,可以给她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虽然任雪峰对做肉夹馍投入很多精力,可是在闲暇之余,她仍未放弃自己的艺术创作。

  一幅素描、一面墙,都能寄托她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眷恋与追求。

  谈及对自己肉夹馍创业路发展的想法,任雪峰整理出了自己的一套思路。

  首先,要把做馍的方法逐步改进,使做出来的馍吃起来更脆香,让买过自己肉夹馍的顾客还有回头再买的想法。其次,还要使自己炖的肉口味更完善,尽量达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创业的过程很艰辛,可是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与诚信,就一定会有回报。”对于自己创业路的未来,任雪峰充满信心。(记者 郭治华 实习生 赵特特)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传承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