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巴林左旗统筹推进城乡建设
内蒙古新闻网  14-12-31 12:19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多年前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意即城市发展不断加快,而农村却越来越荒凉。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成为决策者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如同一缕春风,吹得千树万树梨花开。勤劳智慧的巴林左旗人不甘落后,大刀阔斧地干起来,一举步入城乡建设的新常态。
  县城龙头——吸纳承载能力增强
  “没想到,我也成了有房一族。”进城打工多年的李亚红在林东西城街道帝苑豪庭小区买下了一套两室一厅,摆脱了到处租房的尴尬。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大批人口的涌入。近年来,为了让进城人员能够“进得来”,左旗投资70亿元,实施了林东城区京西组团开发建设项目,把林东城区面积扩大了6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65亿元,整个组团建设已接近尾声,城区人口超过12万,带动全旗城镇化率达到44.5%。
  小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在增强县城中心城区吸纳能力的同时,该旗还加快建设隆昌镇、碧流台镇和白音勿拉镇小城镇,努力完善供水、供暖等公共基础设施,千方百计吸引和集聚了大批人口进入。
  凡是到过碧流台镇五香营子村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该村的繁荣程度绝不亚于发展多年的林东城区。理发店、美容院、服装店、建材店……各类商店应有尽有,吸引了方圆近百里的农牧民前来购物消费。“在这里做买卖,一点儿也不比在林东少挣。”这是商户们的一致看法。快速发展的五香营子村成为眼光独到商家的首选淘金之地。
  新型农村牧区社区——庄户人过上了城市生活
  时值严冬,林东镇先锋村文体活动广场每晚仍然十分热闹。据该村支部书记胡晓明介绍,自从有了广场,村民就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晚上来这里活动的特别多。
  先锋村文化广场是林东镇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项目建成的。2014年,该旗投资4.86亿元, 强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新型农村牧区社区建设为标准,对34个重点村的街巷硬化、卫生、文化、危房改造等十个方面进行了建设,并集中打造了四方城、先锋等5个新型农村牧区社区试点嘎查村。碧流台镇党委副书记田鹏翔指着四方城村泾渭分明的生产区和生活区告诉记者,条件变好了,百姓的干劲更足了。通过联合、合作社、股份合作等形式入驻生产区的养殖户已达77户。
  美丽乡村——村美家美生活甜美
  在碧流台镇大良沟村,别具一格的传统农业民俗博物馆让人的记忆回到从前:木犁、铁锄、油灯、石碾子、制作土坯用的模子……看着这些早已失传的农具,儿时的记忆清晰地闪现在脑海。
  据负责管理的退休教师李老师介绍,现有的馆藏品都是从各家各户搜集的,按照春种、夏锄、秋收、冬储四个阶段进行了整理。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想让人们从农具的演变中看到社会发展的变迁,另一方面也为远离土地的人们留下美好回忆。
  “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是大良沟村的奋斗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改变了该村贫穷闭塞的窘境,“村子美了,生活好了,离婚十几年的两口子都复婚了。”碧流台镇党委副书记田鹏翔乐呵呵地说。
  这只是左旗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2014年,该旗按照示范带动、重点培育、争创亮点的要求,从全旗165个嘎查村中选出条件较好的嘎查村,以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和社会和美为目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今年7月份,该旗实施了以“清垃圾、治污水、整村容”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在治理上达到了“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标准要求,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目前,165个行政村在改善人居环境上初步建立了长效机制,实现了道路天天扫、垃圾日日清。
  林东镇后兴隆地村支部书记张学明感慨地说:“今年春天我们村还是垃圾满街、尘土飞扬,现在所有街巷都硬化了,主路还进行了绿化,从几十年不变到一夜之间翻天覆地,实在想不到啊!”
  产业支撑——为城乡人民解除后顾之忧
  “刚来街里时,一直担心找不到活儿干,没想到工作机会这么多,比在家种那几十亩地强多了。”因孩子进城读书而搬到林东城区居住的务工人员高玉莲开心地说。
  为了实现进得来、住得好、能致富、过开心,该旗在城区附近规划建设了总面积28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为15万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广阔空间。到目前,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公建部分已接近尾声。全旗有色金属采选能力突破2万吨 / 日,冶炼能力达到20万吨 / 年。上京农畜产品加工园区被评为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园区,林白铁路和2×100万千瓦火电项目被列入全市专项规划。银联商贸物流中心、晨阳商贸综合体、农资农贸等项目入驻,全旗商贸流通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到6210家,营业面积近10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4.8万人。在此基础上,推进全旗规范化、规模化流转土地22万亩,积极培育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到目前,已建成6个养羊小区和32家规模化养殖场,全旗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5家,辐射带动农牧户5.2万户。此外,以改革促发展,启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我现在一点儿都不担心以后的生活,政府为我们想得很周到!”碧流台镇青年姚松岭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传承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