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讯员文集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荣旗农业科技演绎“蝴蝶效应“
内蒙古新闻网  15-01-06 10:4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本网讯(通讯员 王保国)近年来,阿荣旗农业生产可谓捷报频传:获全国科技进步示范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旗、全国粮食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九丰早熟1号、九玉201号在俄罗斯、蒙古试种成功,粮食产量突破40亿斤……这是阿荣旗多年来注重农业技术创新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该旗的田间地头常年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科技特派员。他们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创新意向,先后同农民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84个,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0余项,辐射带动农户4万余户。

  科技特派员刘庆海是新发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在他的示范引领下,该乡实施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大力发展绿色水稻产业。目前,全乡1.5万亩水稻新品种覆盖率达100%,每亩绿色水稻产量突破1000斤,并逐步形成了新品种选育、种植、深加工、营销的完整绿色水稻产业链。

  该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平翠枝说:“亚东镇龙门口村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引进脱毒、耐旱、产量高的荷兰系列马铃薯新品种15个,推广种植2万余亩,建立种薯繁育基地2000余亩,并与山东、辽宁等地客商建立了协作关系,目前,龙门口村入社会员120户,辐射20个行政村,助农增收3000余万元。”

  “今年,旗政府对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注重选聘‘精英’,在服务所在村的同时,对附近村进行辐射服务,达到科技特派员服务一村、辐射两村,科技服务覆盖全旗的目标。旗财政列支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科技特派员的管理服务、培训、奖励等。”该旗科技局局长王亚丽说。

  据了解,2007年,该旗在呼伦贝尔市率先启动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面向社会公开选聘148名科技特派员和15家法人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第一线,大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实用人才,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实施,对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一直以来,该旗始终坚持把农业科技工作作为服务“三农”、实现科技富民的有效抓手,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种子示范工程,加快新品种应用推广,在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为激励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该旗先后制定出台了《阿荣旗人才开发规划》《阿荣旗关于加强专业人才培训、使用和引进工作意见的实施办法》等文件,设立了人才开发基金,形成良好的人才引进的环境和机制。截至目前,全旗现有专业技术人才4964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252人,中级技术职称1905人,初级技术职称3059人,每万人拥有人才资源150人,科技人员队伍日益壮大,科技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全旗已有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1家,民营科技企业9家,南瓜研究所、富华农作物研究所等民营科技机构5个。其中,呼伦贝尔市认定民营科技企业2家,开发新产品36个。同时,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及重点企业与黑龙江、吉林、北京等地农科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该旗九丰种业公司副经理郑庆华说:“我们公司与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际专家服务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和加拿大农业部加东禾谷类抗病育种中心订立长期技术合作合约,两地共同选育开发极早熟玉米杂交新品种九丰早熟1号和九玉201号,经过努力在俄罗斯、蒙古试种成功,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该旗农业科技创新增添了活力,为农民搭建了增收平台。”

  目前,该旗共组织实施推广64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引进与推广寒地水稻种植技术、北方地道中草药种植技术、旱作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植物增长液高效有机液肥等67项新成果,引进推广农作物优良新品种516种,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据悉,该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58%,农业科技贡献率52%,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346家,入社农户16093户,带动农户61843户,助农增收达1.8亿元以上……旗农牧业局局长郭平信心十足地说:“下一步,我们将突出坚持用工业思想谋划农业,用产业化方式提升农业,用品牌化战略经营农业,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基地,让广大农民享受农业科技带来的实惠。”

[责任编辑 安华祎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迎你,新战友!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